國際中端零售商立足香港 瞄準內地
于香港通勤者而言,位于一個擺渡碼頭上的蒙古包或許是一道奇觀,但這些蒙古包卻是香港零售業版圖不斷變化的有力象征。
這些蒙古包是歷峰(Richemont)旗下奢侈品牌上海灘(Shanghai Tang)的暫時營業場所,該公司剛剛把位于香港市中心一座殖民地時期建筑、租用了13年之久的旗艦店鋪位讓與美國時裝連鎖Abercrombie & Fitch。
這家美國零售商只是涌入香港的眾多外國中端零售商中的一員,它們不顧今年香港零售租金平均上漲25%的事實,毅然選擇在香港開店,以吸引出手闊綽的中國內地消費者。
房地產經紀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稱,今年香港黃金地段店鋪的平均年租金為每平方英尺1700美元,略低于全球最貴商業區曼哈頓的黃金地段,曼哈頓的租金為每平方英尺1900美元。悉尼位居第三,為1224美元。
美國服裝零售商Gap最近在香港開設了首家門店,其它美國零售商中,美國鷹派服飾(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已在香港開業,而Forever 21香港首家門店的裝修正在進行收尾工作。與此同時,歐洲時裝公司Zara和H&M已分別在2004年和2007年在香港開店。
與中國內地去年2.2萬億美元的零售總額相比,香港零售市場規模較小,但有眾多原因讓它對零售商構成巨大的吸引力。
香港有很多專門將新品牌引入內地的公司。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Roland Berger)駐北京合伙人丁杰(Jason
Ding)表示,通過先在香港開店并取得良好業績,這些品牌可以吸引領先批發商與它們在中國內地進行合作。
另外,零售分析師表示,相比僅僅在上海或北京發展得不錯的品牌,在香港做的不錯的品牌還會對內地消費者構成一定的威信和吸引力。香港是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
然而,來自中國內地的海量消費者才是香港的主要魅力所在。
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HKTB)的數據,2010年,中國內地赴港游客為2300萬,同比增加25%,他們在香港的總花費約為130億美元。這是同期內地游客在法國花費的17倍。
一位與妹妹首次來香港的內地游客說道:“我發現,這里的價格比上海低20%左右,因為這里沒有關稅。我還在香港買化妝品和手袋,因為質量更好,你知道,在這里你不會買到假貨!”
這些內地消費者對于香港零售額的飆升起到了很大作用。
香港去年的零售總額為420億美元,高于2009年的399億美元。根據政府數據,單單在前6個季度,香港零售總額的同比增幅在17%至28%之間。
競爭非常激烈,零售商難以找到合適的鋪位。很多最佳位置已被奢侈品牌占有。蒂芙尼(Tiffany)、路易威登(LV)和阿瑪尼(Armani)等高端品牌是首批在本世紀初在香港開設旗艦店的西方零售商,它們堅定地著眼于中國內地需求。
香港不征收奢侈品稅,這讓這些門店立刻獲得成功,有些街道(例如香港九龍的廣東道)完全都被奢侈品牌統治。
香港的成功促使一些零售商利用資本市場的需求。在香港設有8家門店的意大利時尚品牌普拉達(Prada),今年夏季在香港上市,籌資22億美元,而在香港設有20家門店的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舒丹(L’Occitane),去年通過在香港上市籌資約7億美元。
盡管這兩支股票目前的股價分別較首發價下跌6%和8%,但投資者對大中華地區零售市場——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的信心仍幫助它們跑贏了恒生(Hang Seng)指數,該指數今年已累計下跌22%。
世邦魏理仕稱,如今超過90%的全球奢侈品牌已落戶香港,因此,最新一批進入者往往都來自中端市場。
在Gap宣布北美地區因銷售繼續滑坡而裁員20%僅幾周后,該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的最新門店開業。該門店面積為1.5萬平方英尺,占據了4層樓?;屎蟠蟮朗窍愀凵虡I區中環地區最為繁忙的街道。
Gap近一年前就已在上海和北京開店。這家總部位于舊金山的服裝集團的國際業務主管史蒂文•孫納克斯(Steven Sunnucks)表示:“香港是把我們的品牌引入中國市場的3個關鍵城市之一,但我們需要時間找到合適的鋪位。”
雷富逸補充稱:“香港是全球最具資本主義色彩的地區,在這里一切都是為了生存。新進入這里的零售商很快將發現,如果它們做的不好,它們最終將變成為房東打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