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風暴”,吹動誰的奶酪
黃滿東感到慶幸。因為他所在的出口占比不過10%多一點。
“還好轉得快,否則現在歐債危機這么嚴重,我肯定坐不住了。”作為“環宇”出口二部業務經理,黃滿東幾乎每天都要與國外客戶“煲電話粥”。
但不是所有外貿人,都能像黃滿東這樣笑看風云,面對近期越演越烈的“歐債危機”,浙江出口企業也正經歷著坐山車般的眩暈。
明年出口未卜
“今年也就這樣過去了。但明年的單子在哪里都還不知道!”當記者撥通浙江新大集團總裁姜益民的電話時,他的聲音激動而不安。采訪過姜益民許多次,在記者印象中,這也是他最不淡定的一次。
姜益民沒法淡定。作為省內一家老牌外貿企業,“新大集團”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出口是運往歐盟市場的,如果這個市場出現“坍塌”,后果不言而喻。而最近一個多月來,從外貿業務員的接單情況來看,姜益民無法樂觀。
首先,歐盟的市場需求萎縮肯定已成定局。其次,歐盟客戶死活不肯接受產品漲價,而今年以來“新大”光勞動力成本就增加了20%,一些老客戶甚至開始建議“新大”把工廠轉移到東南亞成本更低的國家。
“只能靠其他市場來補了。”和姜益民一樣,省國貿集團下屬一家外貿公司負責人陳樂謙也不得不接受歐盟市場將繼續走弱的事實。他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公司以睡袋等旅游休閑類產品出口為主,而這些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首先緊縮的需求就是這類產品,“比如過去半年就會換的東西,現在要省錢,用一年才肯換。”
形勢不妙,何去何從?陳樂謙想到的辦法是“失之東隅,取之桑榆”,通過擴大對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的出口,來確保明年出口增長力爭不低于10%的目標。而姜益民似乎選擇更多,據他介紹,這幾年“新大”在投資、房地產、內貿、大宗物資進口上都有發展,如果出口不行,那就通過其他業務來彌補損失。
一邊心頭迷茫,一邊做好應對,這或許正是當下“歐債風暴”中浙江出口企業的真實精神狀態。不過,來自省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張漢東的分析,可能會讓他們感到稍許寬慰,“我不認為這次債務危機歐盟挺不過去!明年歐盟市場的外部需求仍會保持基本穩定。”
貿易摩擦或增多
這似乎成了一個基本規律:經濟不景氣之時,也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時。
“總體上來看,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歐盟對我國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調查,也是符合這一規律的。”省公平貿易局副局長孫少波告訴記者,2010年歐盟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11起,是2009年的1.6倍,立案數量為近四年來最多,涉案金額也比較大。在中國企業的積極主動應訴下,今年歐盟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不多,但考慮到“歐債危機”,明年來自歐盟的貿易救濟調查形勢嚴峻。
暗流正在涌動。就在最近,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稱,歐盟將對中國大范圍的政府補貼項目采取行動,以抵御受到不公平補貼的中國低價產品進入歐市場并對歐產業構成威脅。
在孫少波看來,類似這樣的信號必須引起重視。記者也了解到,就在美國對我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的同時,在歐盟內部,也在醞釀著同樣的準備。而眾所周知,對我國光伏產業而言,沒有歐盟市場就沒有今天世界第一的產能和出口規模。{page_break}
貿易摩擦壓力在增大,浙江出口企業感受的更加直接。姜益民甚至直言:“明年搞不好就會發生貿易戰。”而他同時也承認,正是因為出口到歐盟的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才是導致缺乏應變余地的根本原因,“我們對歐盟的出口中,中高端產品可能只占20%,比如在服裝出口中,大量的是棉、化纖面料的大路貨,羊絨面料的很少。”
這也正是張漢東所憂慮的。今年是我國加入WTO十周年,他做了一份統計,從2001年到2010年,浙江外貿增長了8倍,同期整個全國外貿增長了5.8倍,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而即便不考慮國內高成本時代的到來,未來中國出口也不可能再這么高增長了,尤其是對歐美出口,出口企業必須轉變數量型增長方式。
抄底誘惑難拒
有危就有機,這是永恒的真理。
就在最近,寧波華翔電子集團簽署了收購德國塞爾納汽車配件公司核心業務的協議,收購總金額預計將達6000萬歐元。而“塞爾納”總部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擁有2000多員工,是高檔轎車內飾和功能零件的行業佼佼者,主要為奧迪、寶馬等高檔汽車品牌提供天然桃木內飾產品,今年年初宣告破產。
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收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該公司高管杜坤勇一方面堅定表示,收購行為不受世界經濟形勢決定,而是公司自身發展戰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坦承,當前收購成本較低也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當出口變得難受,海外收購卻充滿愉悅。“歐債危機”的這種“危與機”,許多浙商都心領神會。省商務廳外經處處長張曙明告訴記者,今年前10個月,浙江企業已獲審批的對歐直接投資為7.7億美元,約占境外投資的四分之一,赴歐收購的誘惑可見一斑。
但是,“不能為了收購而收購。”對方興未艾的赴歐投資,張漢東如是提醒。在他看來,浙江企業現在面臨的最根本問題是沖破“低端鎖定”,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目標,那么對未來浙江經濟而言,赴歐投資的價值就失去了應有的分量。而杜坤勇也反復表示,危機遲早總會過去,關鍵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華翔”的目的就是“以最快速度進入國際高端汽配領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