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裝價格漲2成不少舊款跟著漲 網購須謹慎
“去年七八百還能買到一件像樣的羽絨服,今年沒有一千塊別想買到合適的。”今年很多市民都覺得,添置一件羽絨服或者冬裝花的錢比去年漲太多。記者了解到,今年國內冬裝市場普遍漲價20%左右。
漲漲漲:羽絨服棉衣都漲價
在應天大街附近一家大型超市羽絨服柜臺,一位50來歲的鄭女士正在挑選羽絨服,看著大大的超市衣服也不便宜,比去年漲太多了!”轉了一圈,鄭女士只好先挑了一件相對便宜的普通羽絨背心,標價58.8元,記者看到這種背心也不厚,拿在手上摸著感覺薄薄一層。鄭女士說,去年季末特價的時候,類似的羽絨背心只要40塊左右。
記者在新街口、應天大街等幾家大型超市和商場看到,今年冬裝價格噌噌上漲,毛絨大衣、羽絨服、棉襖都出現了不小的漲幅,樣式普通的短款羽絨服的價格最少也要六七百,而如果是70%以上白鴨絨里料,一千多元的不少,如果再搭配上狐貍、貉子等毛領的長款羽絨服,賣價要近2000元甚至3000元。
“今年羽絨服的確漲價,估計漲了2成,棉襖漲了2成以上,以前一兩百就能買到一件棉襖了,今年300多的棉襖居多。”新街口一家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是品牌羽絨服哪怕是羽絨背心也要賣到100多元,好一點的能賣到300多。“相比之下,保暖內衣相對漲幅少一點,因為現在都是莫代爾等特殊面料,禮盒裝居多,競爭激烈,各家超市基本都在打折,所以價格和去年比差距不是太大。”
看不懂:部分舊款冬裝“跟風”漲
事實上,棉衣等冬裝漲價,和今年棉花漲價不無關系。據了解,今年棉花種植種子、地膜、肥料、人工等各個環節的價格都上漲,加上棉花減產和農民惜售,從新棉上市至今,棉價有所上揚,皮棉價格從1.8萬元/噸左右漲到了3萬多元/噸,純棉布料價格也是一天一個價,今年比去年漲了4-5成。羽絨服漲價最主要是鴨絨價格的上揚,以白鴨絨為例,自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同期每公斤85元,現在已經漲到了每公斤300元。
盡管冬裝漲價的確看來有借口,但是老款的冬裝也跟著漲,不免引起了部分人的反感。在一家大型超市二樓服裝柜臺,一位陪愛人一起買羽絨服的女士指著一件標價799元的灰色羽絨服說,這款羽絨服樣式非常普通,壓根不是新款,去年就看到過差不多的,也不過500來塊,今年一下子就要快800,很可能就是超市的“存貨”也跟著一起漲,“一件衣服如果要800,一個月工資買兩件羽絨服就快沒了”。
“的確有這種可能”,一位超市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少服裝如果去年沒賣完存貨,今年通常還拿出來賣,因為有些中老年男女式羽絨服每年的樣式變化都不大。雖然去年進貨價比今年低一截,但是今年肯定價格要訂的和市場價差不多。
不過雖然這些老款也“跟風”漲,但因為冬裝等服裝屬于市場定價,即便去年賣一個價今年賣一個價,物價部門也不太好“限制”。但如果其“虛構”原價再打折,但拿不出“原價”成交的憑據,市民可以向物價部門投訴。
提醒:網購羽絨服太便宜的不靠譜
實體店羽絨服太貴,不少人就轉而“網購”。網上的衣服的確便宜一些,記者在網上搜索“羽絨服”發現,數十家網站的羽絨服在600元以內的居多,新款的500多也能買到,老款或者輕薄款還有一兩百元的。但是網購也需要防范陷阱,市民翟先生去年就在網上買過一套羽絨服,特價后只需要不足300元。等服裝寄送到,才發現不僅版樣和網上賣家吹噓的不一致,號稱的透氣“面料”,“70%白鴨絨”似乎也不是那么回事,穿上不僅感覺不太透氣,還老是鉆毛,讓他后悔不已。
淘寶一位專做羽絨服的賣家表示,網上的羽絨服肯定比商場便宜很多,但也有限度。他打個比方,400g70%白鴨絨加上5000級尼龍面料制成的羽絨服,今年成本價都要350多元,加上人工費、運輸等費用全面上揚,如果賣不到400元很可能就要“做手腳”:有的人舍不得充那么多絨,就用厚一點的面料去掩蓋填充物不足,容易導致羽絨服整體質量達標了,但保暖性能卻差了;有的不用好的羽絨例如雜絨,次絨等很多化纖棉花羽毛等混合成,還有的用有異味的羽絨填充,“因為洗滌工藝不同,有臭味的羽絨比完整工藝處理的無異味羽絨要便宜一半。”羽絨的面料也有講究,“外層要防水防鉆絨,里層要防鉆絨防透氣,還有獨立內膽,所以面料好壞也直接決定穿著舒適程度。”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