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零售銷貨料近4000億 香港購物天堂名更符實
據香港媒體報道,歐美經濟不景氣,令人擔憂消費市道會受影響,但今年不少國家如日本、泰國發生天災,相對中國經濟仍持續保持穩定上升,加上港元弱勢,令外國及內地客來香港消費變相獲折扣優惠,加上“一簽多行”實施后,令內地客更易往返香港及內地,閑資持續流入香港,反有利強化香港作為購物天堂的地位。
基于香港的國際品牌款式多,貨真價實,加上匯率因素,無奢侈品稅,雖然不少國際品牌已于內地有分店,依然吸引不少內地客持續來港掃名牌貨。
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首三季訪港旅客達到3,042萬人次,按年增加16.2%,其中內地客2,038.3萬人次,按年升23.6%,占訪港旅客總數的67%,反映內地客對香港旅游、零售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全年港零售銷貨料近4000億
特區政府統計處發表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亦顯示,今年首9個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上升25.4%,涉及貨值約2,951.1億元,而總銷貨數量則上升19.2%。業界估計,此首三季的表現推算,今年全年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料達4,000億元。
按商店主要類別分析,今年首9個月銷貨數量升幅首三位中,電器影音占第二位,按年升41.7%,貨值達246.04億元;銷貨數量升幅第三位為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按年升36.1%,貨值更達652.27億元。
事實上,內地客出手向來豪爽,尖沙咀“1881”商場就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獲一名北京豪客分別花了逾1,500萬及450萬港元購買名牌鉆飾,所選購鉆飾更為獨一無二的限量款式。
時代廣場有限公司董事凌緣庭亦指出,時代廣場今年以來有一個鐘表、珠寶租戶的生意額達2.4萬元一呎,創該商場的新高紀錄,最高呎租達1,200元,反映在個人游帶動下,鐘表、珠寶行業的生意相當強勁。
業界:名牌涌港 商場供不應求
新鴻基地產代理租務部總經理馮秀炎表示,2007至2010年全港每年約有70萬呎商場落成,但同期的吸納量達150萬呎,2011至2014年每年只有50萬呎商場落成,反映供不應求。她坦言,基于歐美經濟不好,反令更多歐美名牌正計劃來香港開旗艦店再進入中國內地,對香港商場有正面推動,不過,由于國際名牌對商場的要求亦很高,要引入此批租戶,商場亦要同步投入資金提升質素及小心選擇其相鄰租戶才可成功引入國際名牌租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