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汁:憑面料創(chuàng)新走向商業(yè)成功的第一位本土設計師
這是一種灰姑娘式的劇情:一位出生于河北農村的女孩子,小時候家中無錢為自己添置新衣,卻擁有服裝設計天賦。30年后,她穿梭于國際知名時裝周,站在世界時尚舞臺絢麗的燈光下,接受鮮花和掌聲。她是王汁。
也是用同樣的時日,日本服裝設計師完成蛻變。初入國際品牌帝國。“日本足足用了一代人的時間來理解國際化和傳統(tǒng)的結合”。巴黎國際時裝藝術學院副院長、C.D品牌創(chuàng)始人之一Patrice de Place?說。
對比日本同行,中國的王汁們要幸運得多。如果把2006年10月,謝峰登上巴黎時裝周作為中國服裝[9.65 1.47% 股吧 研報]設計師在國際時尚界的首映禮,這中國服裝設計師通往國際T臺的時間迄今只有5年。
盡管有中國高速經濟發(fā)展的助力,但中國服裝業(yè)要想在這個舞臺上獲得一席之地依舊艱難。比如,巴黎時裝周有一個規(guī)定,申請人必須在巴黎有工作室,但極少有中國品牌能滿足這個條件。為了讓中國服裝設計師有機會獲得入駐國際高檔時裝百貨的機會,巴黎時裝周的評審為中國設計師們取消了這道門檻。依托如此機遇,涌現(xiàn)出一批如王汁、吳青青等為代表的本土設計師。
王汁涉入服裝行業(yè)已整整十年,但卻被冠以“新銳”的稱號,她說,那是因為她永遠在嘗試新鮮事物的原因。她在服裝方面的天份在一次中學夏季活動策劃小組中得以展露,當時,王汁負責設計舞蹈服裝。“事后,人們開始跟我說,‘將來你應該做時裝設計。’于是,我當時想,‘也許我應該走這條路。’”王汁說。
當年,32歲的王汁在倫敦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Uma Wang”,該品牌以風格鮮明的針織系列為主線,擅長運用不同面料材質和肌理,強調細節(jié)和輪廓的完美結合,并以優(yōu)良品質和獨特的品位深受歐洲買手及先鋒雜志的追捧。她在針織女裝領域里進行著各種不可思議的開發(fā),并在羊絨材質的運用及設計方面極具天賦。她說:“面料是我的設計語言。”
早在職業(yè)生涯初期,王汁便從開發(fā)針織面料中確定了自己的風格和審美。最新的2011年服裝系列的設計靈感分別來自于上海城市清晨的瞬間感受和源起日本50年代的一種現(xiàn)代舞蹈“Buto”。她把精神性的感受,通過面料的運用,轉變成能訴說心靈語言的服裝。
很多時候,在國際時裝舞臺上的亮相只是“賺個吆喝”,三四百萬的投入?yún)s無法等來買手訂單,但基于面料的創(chuàng)新,王汁卻輕易斬獲商業(yè)利益。2005年Uma Wang第一個系列在pure london展示。2006年,倫敦有11間精品店發(fā)售Uma Wang的系列。如今,這個品牌不但在北京三里屯為獨立設計師提供平臺的BNC中出現(xiàn),更在上海的新天地開設了實體店。
中國設計師如何走穩(wěn)自己的商業(yè)化步伐?在王汁看來,眼下的中國有龐大的成長中的時裝消費群體、滿腔熱忱的民間贊助機構和國人泛時尚化的新生活方式,這些無異于設計師的成長土壤。“相對于國外年輕設計師不容易在成熟的市場脫穎而出,中國的產業(yè)鏈目前是在快速提升,借助于能夠扶植設計師的平臺和媒體的力量顯得尤為重要。”王汁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