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行情使市場很迷茫
今年將是中國紡織業黃金期的轉折年!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毛樹春教授與路易達孚中國區董事長陳濤昨日在鄭州舉行的一個棉花產業高峰論壇上均提出了如上觀點。
具體到棉花價格上,毛樹春認為,棉價回升到22000—23000元/噸才算合理。而陳濤則認為,本年度棉花市場是”收儲行情“,國家收儲力度決定了后市棉花價格的走向。
雞肋行情使市場很迷茫
漲時抗漲,跌時抗跌是近期鄭棉期貨的獨有特征,市場人士形象地把它形容為”雞肋“行情。從鄭棉指數上看,進入8月份后成交量持續萎縮,已從當初的動輒上百萬手縮減到如今的十多萬手,持倉也從高峰時的50多萬手降至昨日的35萬手。
不管是投資者還是棉花產業鏈上的企業,對當前的行情都很迷茫。棉企不敢敞開收購,紡企拿不到長訂單,棉農增產不增收,銀行放貸關口提高……國際宏觀局勢又云譎波詭。
在毛樹春看來,今年是國內棉花總產超700萬噸的高產年份,進口會同比持平或略有下降,消費也將高位持平或略有下降。”今年的收儲價是19800元,比2008年的12600元高出了7200元,增幅高達57.1%,這表明國家對棉花產業的態度,也是對棉農權益最大的保護。“他對本年度的棉花行情并不悲觀,認為國家不但以相對高價收儲,而且是敞開無限量,這一點力度很大。
據毛樹春在新疆等地的調研,今年棉花的種植成本比去年大幅提高,尤其是人工成本的上升讓人始料不及。”今年基本是增產不增收的年景,但在國儲大力托市的背景下,如果外圍形勢好轉,棉花行情還是會緩慢回升的。“毛樹春盡管基于成本因素對棉花行情并不悲觀,但囿于紡織業相對令人憂心的前景,言談仍然相對保守。
國儲托市,棉價下跌空間不大
農產品(13.17,-0.07,-0.53%)看供需,工業品看消費,能源看庫存。“陳濤說,當前棉花的終端市場令人揪心,企業訂單少而且缺乏長單,這必然會傳導到上游的棉花價格上來。”上周美國農業報告那么利空,按正常年景,棉花至少要跌兩個停板,美棉要回到80美分,鄭棉要下到15000—16000元。為什么這么抗跌呢?因為有我們國儲這只無形的大手在托著。
“針對市場擔心的國儲收購后會否很快就拋售的問題,陳濤認為可能不大,”有國儲這只大手托市,交儲一定會發生。后市棉花行情就是收儲行情,短期內由于下游形勢不好,棉花看不到上漲的苗頭。如果春節前后市場交儲量能達到200萬噸以上,那么棉花行情還是樂觀的。
而對于當前接近收儲價的棉價,不管是陳濤還是毛樹春,都認為下方下跌空間不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