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紅色故里的紅色日子
農民運動發源地 民富鎮強幸福地
90年前,衙前是中共領導農民運動的發源地;如今,這是一方創業沃土,民富鎮強,民生優裕,到處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
農運之聲:紅色引領發展
90年前的今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農民運動——衙前農民運動爆發。彪炳史冊的衙前農民運動集中體現了衙前群體的文化特征——敢為人先,永不滿足,勤勞勇敢,善于協作,以及追求幸福、平等的強烈愿望。
90年來,衙前兒女傳承衙前農民運動精神,與時俱進,使從一個人口和資源小鎮,發展成為現在的經濟重鎮。
尤其是改革開放后,衙前得風氣之先,率先走上了“工業化、市場化、民營化”的經濟發展道路,成為“出成績、出經驗”的熱土,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浙江省百強鄉鎮前十強。
現在的衙前,全鎮630多家工業企業,平均每10戶人家中就有1戶在辦企業。這塊只有1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去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工業產值達25億元。
衙前產業集聚特點十分明顯,被命名為“中國產業化基地”。這里有中國最大的紡織原料供應商——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國內鋼結構行業的領軍企業——浙江東南網架集團有限公司等。全鎮有4家企業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0家企業進入蕭山區百強企業行列。截至7月底,全鎮村級集體資產合計70021萬元,股東24262人。其中,所有者權益55078萬元。
90年前,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的李成虎在衙前農民協會成立大會上說:“只要大家心肝齊,就一定能辦好。”善于團結協作的精神,在今天衙前創業者身上表現得十分明顯,從起初親戚、朋友、同鄉之間的合作,到與國有大企業之間的聯合,再到與國際產業資本的合作,衙前人從合作中實現了多贏。截至目前,該鎮已經有10家規模民營企業強強聯合。
“衙前有今天這樣的發展,是衙前人不斷弘揚衙前農民運動精神的最好體現;我們紀念衙前農民運動90周年,就是要繼續弘揚好‘敢為人先,永不滿足’的衙前農民運動精神。”衙前鎮黨委書記周吾燦說。
敢為人先:安居樂業奔幸福
90年前,李成虎在衙前農民協會成立大會上說:“好要大家好,有要大家有。”
衙前鎮歷屆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把發展成果普遍惠級到廣大群眾。近3年來,鎮財政投入4000萬元,建立全區一流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完成了村級衛生服務站的建設;投入8000萬元新建了衙前鎮初級中學新校區,農村合作醫療連年全覆蓋……
去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9720元。
在李成虎烈士的故鄉——鳳凰村,這個當年因貧窮而發生農民革命的地方,今天成為全區、以致全省新農村建設的標兵村。{page_break}
如今,鳳凰村建立起“村民基本生活、老年人助養和醫療”三大村級保障。村民從村集體免費領取大米、面粉、食用油,就醫有72%的門診報銷和95%的住院報銷;女性從50周歲起、男性從60周歲起,按年齡劃分,每月可從村集體領取320-460元的助養金。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該鎮在更大范圍更大力度上,統籌新衙前人的發展,鳳凰村投入3800多萬元建設的衙前鎮創業新村社區,實現“高起點建設,高起點配套,小區化管理,社區化配套,居民自治”。在這里,上千名新衙前人享受到有體面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多的外鄉創業者都把自己的夢,寄托在衙前這片創業沃土上。
周吾燦表示,“衙前鎮新一屆黨委班子一定以發展為先,以民生為重,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務實工作,努力把衙前的各項事業做得更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