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紡織服裝業“破繭成蝶”
“到2015年,江蘇省紡織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6萬億元,形成10個影響力大的產業集群,30家企業躋身全國紡織百強,20家企業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實現紡織大省到紡織強省的轉變。”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日前在第十三屆江蘇國際服裝節上這樣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2010年江蘇紡織服裝業主營業務收入1.04萬億元,在全國率先突破萬億元大關,約占全國總數的1/4。主要產品呢絨、紗、絲、絲織品、化學纖維、布和服裝等都名列全國前茅,與“十五”期末相比,總量翻了一番,出口創匯增長80%以上,利潤增長超過4倍。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世濱說:“江蘇省紡織服裝行業面對原材料、勞動成本上升,環保標準提高,人民幣升值,外貿環境惡化等困境,破繭成蝶,實現了從紡織大省到紡織強省的嬗變,對其他區域的紡織行業發展具有借鑒引領作用。”
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指出,目前,江蘇省區域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形成一批產業集群。如吳江的絲綢化纖、南通的家紡、常熟的服裝、江陰的毛紡呢絨、張家港的棉紡織、金壇的服裝等都已成為區域性品牌。同時,蘇南紡織產業加速向蘇北轉移,蘇北崛起了一批規模大、起點高、普遍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裝備和工藝技術的紡織企業。
謝明告訴記者,江蘇省紡織服裝行業的產業集聚的特點,首先是集中度高、知名度高。江蘇各類紡織服裝集群試點60多個,經中國紡織工業認定的就有36個集群;其次是產業集聚特色顯著。常熟作為休閑裝名城,有虞山鎮、古里鎮、梅李鎮等產業集聚地。吳江以化纖、織造最為著名;同時,產業集聚中涌現出了一大批領軍企業。像常熟的夢蘭,吳江的恒力、盛虹,江陰的陽關、海瀾之家等。
此外,江蘇省紡織服裝行業根據產業特性,重點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品牌向高端化發展。目前,江蘇服裝業擁有中國世界名牌2個,中國名牌50多個,中國馳名商標30多個,江蘇名牌300多個。
常熟市委常委、虞山鎮黨委書記唐曉東說,過去常熟在市場、傳統產業基礎、信息、人才隊伍等方面具有產業優勢。但在轉型發展中,很多產業優勢已不復存在,常熟的企業較早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并充分挖掘新的潛在優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為此,常熟紡織服裝行業鼓勵企業搶占行業標準、時尚、營銷話語權優勢,進軍價值鏈高端,把標準化生產作為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抓手。截至2010年底,常熟市共有72家企業參與制訂了189項行業和國家標準。
吳江市副市長夏曉陽表示,吳江織造能力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擁有320萬噸合纖生產能力,其中融體直紡280萬噸,化纖產能占全國總量的1/10,已形成年生產各類紡織品120億米。但隨著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從紡織、印染到服裝的產業鏈拉長已經受到了制約,吳江將規劃3平方公里打造吳江盛澤新材料特色產業園進行產業引導。通過堅持創新驅動,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走差別化、功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的道路,使傳統紡織產業在科技創新、轉型升級中越發熠熠生輝。
謝明對記者說,不管是從纖維、面料到服裝市場產業鏈比較完整的蘇南發達地區,還是產業密集以加工型為主的蘇北地區,紡織行業能不能正確發展,政府是最大的推手。作為行業協會,將更好地貼近企業,為企業發展提供相關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