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零售VS實體零售:物流各不相同
由于網絡零售具有超時空、跨地域、低成本的特點,因而更符合當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對傳統的實體零售形成了直接挑戰。面對這樣的挑戰,傳統零售企業當然無法回避與退讓。傳統零售企業要想揚長避短,走出創新之路,首先需要明確自身與對手的差異及特點。
網絡零售與實體零售的物流特點
網絡零售與實體零售的主要差異在于商品形態、交易地點、交易模式、商品交付形式等方面,并據此差異形成各自的優缺點:
在網絡零售形式中,商品是虛擬化、空間陳列多樣化,而且商品品類廣而全,但消費者看得到商品,卻拿不到,更摸不到,必須依靠物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并當場結帳(或當場確認),商業交易行為才算完成。
而實體零售形式中,商品是以實物形式擺設,消費者既看得到,也拿得到、更摸得到。而且,消費者在銷售現場結帳后,即完成了商業交易行為。
由此看出,商品銷售至客戶的交付形式是網絡零售和實體零售的最重要的區別所在,因此“最后一公里城市配送”成為網絡零售成敗的關鍵。因此,仔細分析網絡零售與實體零售的物流特點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們將就零售企業“倉庫-終端消費者”這一物流階段中的商品流向、庫存管理、訂單處理、集貨配送、逆向物流等5個方面進行特點分析和說明。
商品銷售至客戶的交付形式是網絡零售和實體零售的最重要的區別所在,因此,“最后一公里城市配送”成為網絡零售成敗的關鍵。
一、商品流向
相比較于實體零售,網絡零售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性,向終端客戶展示虛擬的商品及各類相關信息,并直接由網上接收顧客訂單,然后采用將顧客訂購的商品直接配送到終端顧客手中的方式,省略了傳統實體零售由配送中心至零售門店的中間物流配送環節。
但是,相對于網絡零售,實體零售則沒有將最后的訂單配送到終端客戶手中的物流配送環節,而是采用客戶到達門店,并直接選購實體商品的方式。
雖然,網絡零售的“宅配”方式為客戶提供了購物的便利性,但由此產生的復雜的商品配送,大大增加了物流配送的成本和物流管理的難度(關于這點將在第四部分集貨配送中具體說明)。
二、庫存管理
1. 品種
實體零售是以需求為導向的供需平衡,所銷售的商品品種受地域限制,因而商品種類有限。而網絡零售能盡可能覆蓋消費者需求,所銷售的商品品種不受任何地域和時間限制,因而商品數量級龐大。并且,虛擬地展示商品、允許接受客戶的預訂而不一定備有實際的庫存,這種特點大大增加了新品及非暢銷商品的品種數。
商品的ABC屬性(指商品的暢銷度)轉換頻繁。
2.數量
實體零售在采購周期和供應商物流水平的制約下,必須保有一定的安全庫存,但對于不暢銷的C品或滯銷D品,則可以盡量減低庫存,甚至可以不做庫存。
相對實體零售,網絡零售雖然同樣受到采購周期和供應商物流水平的制約,需要保有一定的安全庫存,然而,對于不暢銷的C品或滯銷D品,也一定要保有庫存。行業內對這一特點定義為“長尾現象”。
因此,網絡零售中的不暢銷商品品種基數龐大,在庫天數長,但每個品種的平均庫存量只需保持低水平,只要“有”就可以了。
對于A類商品,主要是指那些適用“2/8”品種銷量分布原則的商品,且隨著品種和銷量的增加趨勢更加明顯。同時,還存在大宗囤貨/促銷出貨的情況。
3.體積
在實體零售中,由于商品品種及商品品類的數量和范圍都有限,所以,商品的規格相對穩定和統一。
但在網絡零售中,由于商品品種基數龐大,涉及品類的綜合性,因而商品包裝的尺寸范圍非常廣。雖然是以中件商品(近似于筆記本電腦大小的商品)為主,但超小件及超大件商品出現的可能性也很大。
對網絡零售的物流而言,商品的包裝規則也很重要,在品種數激增的情況下,不規則商品出現的概率也會相應大大增加。
由此,在網絡零售下,物流將會面臨以下問題:
(1)如何應對分散的包裝尺寸和不規則商品因素?
(2)小件商品與中件商品的尺寸可能相差數十倍,如果使用統一標準的中件容器,裝入大量的小件商品,將會造成容器的裝載率下降,又會導致人工揀貨時的翻找挑選。所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3)在貨架和儲位大小都比較固定的情況下,如何適應多種規格的包裝容器?我們將以上3個因素加以總結就可以發現,相比較于實體零售,網絡零售更
著重于不同規格和暢銷度的商品的預分類,并根據不同的分類定義不同的庫存模式。
4. 訂單處理
(1)出貨單位
在實體零售中,針對不同的零售門店規模,零售門店的訂貨單位被分為整托盤(批量)、箱型(整箱)和零散(拆箱)。配送中心在進行訂單揀選時,會根據不同的出貨單位而區別性作業。
而在網絡零售中,由于配送對象為個人,所以絕大多數訂購單位以零散為主。配送中心必須進行全品拆零揀選作業。
(2)訂單大小
實體零售中,零售門店訂貨單的訂單行(訂貨品種數)多數情況下在10以上(除特殊緊急調貨),如大賣場的訂單要貨商品品種可能達上百品種;每個商品品種的訂貨量則視門店銷售規模而定,但多數以整箱為主。
網絡零售中,個人客戶的購買習慣總體體現為少品種、少數量,50%以上的個人客戶1次不會訂購超過5種商品。
但是,隨著庫存可銷售品種基數的急劇擴張,客戶可選擇的品類全面化,物流需要應對以下未來消費習慣的擴張和變化:
a.訂貨的品種數和訂貨數量會隨之急劇增長嗎?
b.訂單在各綜合品類內的如何分布?
c.跨類別訂單的增長趨勢明顯嗎?
5.個性化
(1)加工
由于網絡零售是針對個人客戶的不同而確定促銷方式,例如買贈、捆綁銷售等等。這就要求配送中心必須對銷售商品進行不同程度的二次加工(包含實物和系統兩重處理)。
實物商品的簡單加工,如將買贈的不同商品用膠帶纏繞,同時從系統上可以存在兩種處理方式:第一不做任何處理;第二,采用BOM(Bill of Materials 物流清單)方式,將多種原來不同的商品(視為原材料)轉換(加工)為新的銷售商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