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以精品鑄造紡織強國
在最近召開的2011全國紡紗新技術、新纖維應用研討會上,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崔桂生身上的襯衫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這件襯衫款式和色彩并不特別,卻價值8000元,這是因為它采用了300支純棉紗。技術帶來的高附加值在這件襯衫上得到突出體現。
特意穿著這件昂貴的襯衫,崔桂生并不是為了炫富。作為一名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企業(yè)家,崔桂生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引導和帶動高端紡織品消費,推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yè)開發(fā)高端市場。
在場的多位紡織企業(yè)家研究了這件意大利品牌的襯衫后認為,襯衫所用的紗線很可能產自中國。目前,國內能生產這種紗線的企業(yè)包括無錫一棉和聊城華潤,而他們都是同和羅拉的用戶,這讓崔桂生備感自豪。
作為一家紡機企業(yè),同和的目標就是研發(fā)出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紡織機械和器材,用它們來武裝中國紡織企業(yè)。在同和公司的網站上,崔桂生在致辭中是這樣說的:“中國紡織工業(yè)如何從紡織大國走向紡織強國,如何同世界知名品牌相抗衡,搶占歷史賦予我們的機遇?為了回報用戶、報效祖國,肩負起歷史重任和社會責任;為了實現同和第二個十年宏偉發(fā)展目標,我們將以現有的管理基礎、經濟實力、品牌效益、人才優(yōu)勢資源,重拳出擊,加大投入,做精、做強、做大、做好、做久,為振興中國的民族紡織工業(yè)作出新的貢獻。”
產品代表人品
在2011全國紡紗新技術、新纖維應用研討會上,崔桂生鄭重承諾:對于使用同和產品的客戶,公司將實行終身跟蹤、終身服務、終身負責,緊密紡產品在不改變結構和原理的前提下免費升級。他說:“產品代表人品。”
“從社會責任感角度來說,我們有能力做好自己的產品,服務于國內紡織企業(yè)。我所接觸過的眾多國內知名紡織企業(yè)過去為了紡好紗,都采用進口羅拉。但進口羅拉價格很貴,一根羅拉就要300多元,而且供貨周期很長,要10個月甚至1年才能拿到貨。另外,還有很多規(guī)模較小的企業(yè)效益不太好,就算想提升產品質量也沒有渠道購買進口羅拉。相比之下,同和羅拉的價格只有國外的1/3,供貨周期只需30天,完全能夠滿足國內用戶的需求。所以同和有責任把羅拉產品推廣開來,使國內所有棉紡企業(yè)都能用得起、用得好同和羅拉。”崔桂生說。
羅拉之后是搖架、緊密紡。在同和的發(fā)展過程中,產品開發(fā)一直遵循著循序漸進的模式。比如,做羅拉賺錢了,成為世界第一后再做搖架。羅拉和搖架都賺錢了,再做緊密紡。前面三個產品都賺錢了,拿到世界第一后再做第四個產品。這就是同和做產品的理念——每件事看清、想清、算清,準備好了再去做。此外,同和做每件事都不會隨便跟風,只有發(fā)現亮點、新點、特點、賣點才會去做。按崔桂生的話說就是,“成熟的人做出成熟的產品”。當記者問及同和下一步將主攻什么產品時,崔桂生不愿透露,因為公司還沒有準備好。
“我們做產品有一個理念,開發(fā)一個產品,就要做到世界第一,同時這個產品必須做到要有定價權、發(fā)言權。”如今,同和羅拉的全球占有率已高達70%,從質量、產量、品種、占有率方面來講,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而近兩年來,同和的搖架、緊密紡裝置也續(xù)寫輝煌。同和緊密紡裝置不僅在國內眾多知名企業(yè)中得到應用,還銷往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等國,全球30%的用戶在使用同和緊密紡裝置。大量數據說明,同和的產品在世界上是有競爭力的。
同和在產品開發(fā)上還有一個特點,崔桂生說:“我們的羅拉什么都做,無論是粗紗、細紗、并條、精梳的,世界上找不到另外一家什么羅拉都做的企業(yè);搖架也一樣,有彈簧搖架、氣動搖架、杠桿搖架、板簧搖架和棉毛麻紡搖架,也是全球最齊全的;緊密紡產品只要世界上有的,同和公司都有。公司先后推出了第一代四羅拉負壓式緊密紡裝置、第二代高性能緊密紡裝置和第三代網孔羅拉負壓式緊密紡裝置,深受用戶好評。”
曾經有客戶這樣問崔桂生:“同和羅拉的質量能否有100%的保證?”崔桂生說:“如果說100%保證質量那是吹牛。因為畢竟其中有人的因素,我只能說盡最大努力保證。”盡管如此,同和公司還擁有其他3個100%,裝箱合格率、開箱合格率及開機合格率100%。與此同時,他們還力求做到3個零,即零投訴、零服務、零索賠。
企業(yè)是一棵樹
對于同和公司未來的發(fā)展,崔桂生說:“企業(yè)是一棵樹。”
前10年,同和在努力地扎根,這樣才經得起風吹雨打。2008年、2009年,同和公司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創(chuàng)造了2800多萬元利潤。10年來,同和公司不但沒有虧損,而且沒有一分錢貸款。今后10年,同和的目標是枝繁葉茂,進一步做大做強?,F在,同和公司正在積極籌劃,爭取未來2~3年內上市。
不少企業(yè)在做大之后都會涉足其他領域,但崔桂生表示,同和公司將堅定不移地立足紡機行業(yè),堅定不移地服務紡織行業(yè),堅定不移地做好羅拉、搖架、緊密紡產品,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滿足不同用戶對不同紡紗質量的需求。“其他領域我們不做。道理很簡單,我已經做了10年羅拉,很熟悉這個行業(yè),未必做其他的就能賺錢。”崔桂生說。
如果同和公司成功上市,其發(fā)展模式會發(fā)生什么改變?崔桂生說:“之后的10年,競爭一定會很激烈。同和公司后10年也是做一步看一步,要時時變、事事變,為了市場變,為了發(fā)展變,為了百年同和變。這樣企業(yè)才能保持著不斷發(fā)展的活力。我相信,同和后10年的發(fā)展將比前10年更好,無論是企業(yè)規(guī)模、品牌、各項指標,還是用戶認可程度,都會有很高的提升。但企業(yè)一定還是會立足紡織、紡機,繼續(xù)做好3個產品。因為我們希望中國人能用自己的產品,而不是一味地依賴國外進口。當然,這要求我們的水平最起碼做到與國外相當。”
目前,公司面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用工的問題。按照江蘇省提出的目標,常州所處的蘇南地區(qū)未來3年要實現工資倍增,可以預見,勞動力成本將大幅增加。如果企業(yè)不抓緊進行自動化技術改造,就將被市場淘汰。為此同和公司在“五少一提高”的基礎上提出了“五少三提高”,即用工少,設備少、工序少、用電少、占地少,提高精度、提高效益、提高效率。
文化是無法復制的競爭力
從創(chuàng)立之初起,同和公司一直非常注重企業(yè)文化構建。崔桂生說:“一個企業(yè)要成功,必須有信仰、有文化。”獨特的文化是他人難以復制的競爭力。
十多年的軍旅生涯給崔桂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信奉“軍規(guī)治人”,因此同和公司也有著軍事化作風。
在這里,管理制度、文化理念規(guī)章系統(tǒng)而明確。“百年同和、科技同和、世界同和”的企業(yè)愿景被每一名員工所熟知。而普通員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又有著各自不同的目標和要求。在同和,章法十分嚴明,執(zhí)行力也是一流的。
在這里,文化滲透進每一個細節(jié)。“我們門口的廠牌只是寫著‘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既沒有寫江蘇,也沒有寫常州,也沒有寫中國,這是因為在我們辦廠之初就明確了企業(yè)面向國際、走向世界,打造百年同和的發(fā)展方向。要贏得世界,先要贏得自己。我們公司沒有過多的標語,只在大門口的旗桿下有一句‘超越自我’。”在同和,每個細節(jié)都經過了精心安排。
“企業(yè)要有核心產品和核心人才,人才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核心資源。”與不少企業(yè)把精力用在“挖人”上不同,同和公司非常注重內部人才的培養(yǎng)。如今,公司第二代管理團隊已經基本成型,平均年齡不到35歲。“他們是同和的未來。”指著身邊的年輕人,崔桂生的話語里透著自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