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內衣 呼喚王者
中國內衣市場調查分析報告表明:目前中國的消費方面的支出大約只有200億元人民幣,僅占衣著消費的5%。比較以上統計數字可以看出,中國內衣市場的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洋品牌與國內大品牌競爭激烈
由于中國內衣市場消費潛力很大,一些國外品牌率先進入中國市場,開始了市場拓展工作,尤以百年品牌黛安芬為代表,它憑借國際品牌的運作經驗,迅速打開了市場,并贏得了一大批追求形象與質檢的忠誠消費者,并迅速發展成為內衣行業的領跑雜牌軍蠶食,品牌運作空間與機會非常大。隨著中國市場上升空間的不斷增大,各大品牌開始了在中國市場的“圈地運動”。
中小品牌圈地的勢力范圍主要集中在超市、量販等人流量大的終端,其參與競爭的主要武器是“便宜的價格+品牌貨”。這類品牌貨價格多在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這些品牌雖然未能參與中高檔品牌的競爭,但該層次的競爭亦表現十分激烈。
綜觀當前的內衣市場的三股勢力,雖然都在各自的領域占領一部分市場,但無論從品牌數量,還是競爭層次與手段,以及強勢品牌的市場份額來看,整個行業還處于競爭層次落后的局面,大部分的競爭集中于產品層面,靠品牌拉動的產品很少,雖然有幾百億元市場空間,但大部分都被雜牌軍瓜分,從長遠來看,真正能圈地成功的,將是那些品牌運作成功超前的品牌。
立足者須具核心競爭力
內衣市場低層次的競爭,使得最終勝出的,是那些重視品牌建設與營銷規劃的品牌。同時,在產品方面,不斷推出具有高度人文關懷理念和科技含量的新產品,以及實施建設品牌文化,使品牌競爭的段位不斷增高的品牌,這樣的品牌未來具有持久的核心競爭力。
競爭使市場細分表現突出,無論是產品細分還是市場細分,都將表現出細分化、多元化、復雜化的格局。目前有些成熟品牌,在產品開發方面,已全面進入了全系列、分齡化領域。如華歌爾非常重視對市場的研究與策劃,尋找市場競爭空白點進行市場細分,將12歲以下兒童和40歲以上中年人的內衣產品開發也納入到市場中來,這將更使得那些在細分市場里“混飯吃”的中小品牌更舉步艱難。
發展桎梏待解決
目前內衣主要競爭方式集中在產品競爭的層面,而品牌同質化現象嚴重,不符合消費者對時尚化與個性化的要求,品牌設計師要走出傳統設計的模式,大膽進行內衣的設計和創新。內衣品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目前我國內衣無論從設計、版型、材料、工藝到內衣的管理等方面專業人才奇缺,加之對內衣學術研究不夠,嚴重地阻礙了內衣業的發展進程,失去了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實力。如今內衣行業已發展到了品牌運作的火山口上,以“小規模、同質化、分散化”的運作方式,向“以品牌為主導”的規模化經營轉變是必然的。誰能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把品牌做大、做強,誰就能取得規模化和品牌優勢,繼而最終勝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