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馬收購動漫火車 喜羊羊終被吃掉了
2011年2月22日,香港意馬國際高調宣布,以8.14億港元至10.47億港元的代價(約合人民幣6.8億元至8.8億元)收購動漫火車集團(以下簡稱動漫火車),后者直接負責“喜羊羊”的消費品授權業務。
迄今為止,內地動漫企業最大的一筆收購案塵埃落定。
只是,本次收購涉事公司眾多,而各方又始終對收購的相關事宜三緘其口,這便使得業界產生了諸多疑惑:收購背后的資本運作究竟怎樣?意馬國際、動漫火車、原創動力、迪斯尼在收購計劃當中,分別扮演了何種角色?
相關資料顯示,動漫火車與原創動力于去年4月簽訂了一項聯合品牌管理協議。根據協議,原創動力盈利時,動漫火車可攤分其90%經營業績;相反,動漫火車則須按其經營業績的100%支付其開支。該協議意味著,意馬國際可分享原創動力可觀的電影及電視業務利潤。
為什么原創動力要在“喜羊羊”業務不斷走強的情況下簽訂這份協議?
一種相對合理的解釋就是,動漫火車要在“喜羊羊”走紅之后部署進入香港資本市場融資的計劃,為了“討好”香港投資者,必然要把最優質的資產注入集團架構中,同時又要避免中國動漫品牌“喜羊羊”被外資化的社會輿論影響。
有資料表明,動漫火車、原創動力與迪斯尼于去年8月30日訂立了一份消費品協議。該協議顯示,迪斯尼將成為“喜羊羊”動漫形象的全球總授權方。
據此得出的一個比較大膽的推測即是:借此并購機會,動漫火車的消費品授權業務有望在香港獨立上市,再由迪斯尼公司進行認購。那么,“喜羊羊”形象版權、經營渠道則可完美地進入迪斯尼公司掌控之中,這倒是完全符合資本市場的玩法。
至于意馬國際收購喜羊羊的真實目的,亦頗為值得推敲。
之前意馬國際在《阿童木》上耗資高達8.2億元,而該片的全球票房收入僅為1.9億元,該次“敗走麥城”差點就讓意馬國際破產清盤。被譽為“紅籌之父”的梁伯韜接手后,經過一年的調整,意馬國際急需通過一些高曝光率的方法提高關注度。那么,此次收購,不排除借機炒作自己達到抬高股價、恢復人氣的目的。
而另一種可能,則是意馬國際收購一項不熟悉的業務,是為日后更大或者更有意義的合作進行戰略布局。
假設意馬國際有意在喜羊羊消費品授權上有一番作為,那么必然要考慮兩個問題,第一,如何把投資的10個億賺回來;第二,此項業務是否具有可持續造血的能力。這兩個問題都涉及到了同一件事——喜羊羊的消費品授權業務能否長期穩定地成為盈利點。
事實上,消費品授權的確是動漫產業鏈上最賺錢的一環,但受制于內地盜版泛濫等問題,雙方在未來的合作可能困難重重;而意馬國際對內地消費授權產品的設計、理念能否制定本土化的方案,尚未可知。
那么,一種可能性便呼之欲出——意馬國際正在進行某種戰略布局。“喜羊羊一直想上市,在眾多競爭入主的PE中,我有上市公司這個平臺,因此談成合作。”梁伯韜不諱言,這是他在為下一步“財務運作”預留伏筆。
雖然原創動力宣傳部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并購是意馬國際和動漫火車的交易,對原創動力目前暫時沒有直接影響,但其今后的走勢會否受到深層影響?意馬國際又能否借勢翻身?本次收購,是否僅是一場資本游戲?一切尚不可知,一切又皆有可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