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因素同樣影響繭絲綢業行情走勢
近幾年,隨著外在一些事物的變化,影響繭絲行情的重要因素已經悄然發生變化。
蠶繭上漲下跌的因素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具體歸納有以下幾方面:
一、蠶繭生產的不確定性因廣西權重的增大而減弱。
回到10年前,廣西蠶繭占全國的比重僅7.5%,但現在已達三分之一還強。廣西權重的增加,使得廣西的價格話語權得到提高,關鍵是其連續不斷地生產方式(一年10——12批)使得市場調節周期大大縮短,它減弱了蠶繭生產的不確定性對市場的影響,也就自然減輕了價格的振動幅度。
二、繅絲產能逐漸集中減弱了人們對市場的過度反應。
過度的市場反應來源于繅絲產能的過剩與分散,隨著近幾年的行業洗牌,東部以及西部的川渝地區大批繅絲產能處于停滯或關閉狀態。應該講,目前我國的繅絲產能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只是過去的相對分散改為了相對集中,目前廣西不到80家繅絲廠卻集中了800組以上自動繅,關鍵是這一增長勢頭還未停止,據悉,今年至少還要增加50組,基本上是在原企業基礎上再增加。
三、原料質量結構發生變化對總產出產生了較大影響。
東部繭質量好是人所皆知的。僅以出絲率一個指標為例,東部至少比廣西要高出23%,也就是在相同蠶繭供應量情況下,現在的生絲產出要比以前少至少17%,可見它對總產出影響有多么的大。
四、蠶絲被的異軍突起抵消了蠶繭增產效應對市場的影響。
蠶絲被的知名度在當前甚至要大于絲綢的知名度,目前在國內蠶絲被銷售非常之火,即或價格一漲再漲,但銷量卻未見下降。據悉,去年我國蠶絲被所消耗蠶繭占到總繭量的相近2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