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緊缺棉價重拾升勢
近幾個交易日,國內外期現貨棉價再度出現大幅上漲的勢頭。其中,美棉連續數個交易日漲停,1月24日,3月合約更是創下了近150年來的歷史新高161.94美分/磅。鄭棉主力1109合約期價21日和24日也出現了較大漲幅,但25日經過短暫沖高后出現下滑。24日中國主要港口進口棉報價繼續飆升,多數品種上漲3—4美分/磅,中亞棉上漲1.5美分/磅。當日美國C/A棉報價為188.30美分/磅,折合人民幣一般港口貿易提貨價32081元/噸(按滑準稅計算,下同),澳棉報價190.60美分/磅,折合人民幣一般港口貿易港口提貨價32439元/噸,烏茲別克斯坦棉報價210.60美分/磅,折合人民幣35752元/噸,西非棉報價192.85美分/磅,折合人民幣32820元/噸。當日國家棉花(31660,35.00,0.11%)價格A指數29130元/噸,上漲182元/噸,B指數28377元/噸,上漲180元/噸。
棉市庫存分布不均衡,國內棉花流通受限,生產成本提高等等,都是棉價上漲的推動力。不過,當前的棉價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未來相關調控政策措施仍會不斷出臺,市場人士預計棉價將會高位企穩。
山東、河北、湖北是我國內地棉主產區,近幾年這些地區棉花種植面積調減幅度很大,主要原因是種棉費工費力費時,種植比較效益較低,勞動力缺乏等。山東德州棉花協會的棉花專家馬俊凱長期以來一直建議增加種棉補貼、加強棉花市場管理,穩定棉花生產。據他介紹,近年來山東這個國家重要產棉區的種植面積下滑幅度越來越大,棉花產量越來越小,2007—2010年山東省及德州市棉花種植面積分別為1410萬畝、270萬畝,1330萬畝、290萬畝,1300萬畝、230萬畝,1150萬畝、155萬畝。去年山東省和德州市皮棉產量僅分別為75萬噸和12萬噸。
長期以來,國內棉市一直產不足需,市場主要的可供貨源是新疆棉和進口棉。目前,受到降雪、春運以及南疆道路維修等因素影響,新疆棉外運基本停止,造成了內地棉市供應短期內較為緊張。國際上,主要產棉國自然災害不斷,美國等主要出口國棉花資源有限,棉價不斷走高,導致我國進口棉花成本趨增,提振了國內棉市看漲的信心。另外,進口貿易商、中間流通商、棉農等惜售以及匯率變動等也增加了棉價的波動性。 “近兩個月我們一噸棉花也沒從新疆發運過來,鐵路運輸太緊張了。”河南同舟棉業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賀華認為,新疆棉短暫缺位加劇了棉價上漲。去年12月份,進口貿易商由于對市場把握不準而保持了觀望態度,限制了在國際棉市定購的數量,估計今年1—2月份進口棉到港數量較少。當前巴西、澳大利亞及美國等又不斷出現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印度國內物價也出現較大漲幅,國際棉花市場不確定性很大。美棉可能已提前啟動上漲行情,美棉3月合約在美棉現貨大部分被銷售的情況下,近期增倉迅猛。此外,在去年11月中下旬鄭棉期價自33600元/噸跌到24200元/噸附近的過程中,很多軋花廠停止了籽棉收購,導致軋花廠庫存較低,隨后在棉價持續走高之后,棉農又出現惜售。棉花下游行業雖然當前已完成了春節前的備貨工作,市場購銷趨于清淡,但明顯已接受了高棉價。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累計進口棉紗111.02萬噸,同比增長7.84%,累計出口棉紗51.70萬噸,同比減少2.39%。從棉紗進口增長配合國內紗線銷售回暖來看,下游逐步在消化高棉價。去年12月我國進口棉花數量同比增長逾一倍,達到46萬噸,較11月12萬噸的進口量增長逾兩倍,去年全年我國進口棉花284萬噸,同比增長86%。目前,部分國企和大型貿易公司正在加大對國際市場棉花的采購,其中對新年度美棉的采購量較大,這無疑會加大棉價的上漲幅度。
鄭棉期價自去年11月10日達到高點,隨后步入調整,11月26日觸底回升,近日價格又漲至每噸3萬元以上,但成交量較前期大幅減少65%,持倉量也有所回落。25日,鄭棉期價脫離美盤影響高開低走,近月合約價格距前期高點仍有3200元/噸,漲幅大大小于美盤。{page_break}
面對高企的棉價,國家一方面不斷組織國儲棉入市,增加市場供應,另一方面采取各種措施加大疆棉的外運數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棉市的供需矛盾。與此同時,我國棉花進口環節暢通,棉花進口數量不斷增加,將有效彌補國產棉的缺口。而市場監管機構更是加強了監管,有效遏制過度交易,防止盲目炒作行為發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