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ck0wi"><source id="ck0wi"></source></abbr>
    <li id="ck0wi"></li>
  • <li id="ck0wi"><dl id="ck0wi"></dl></li><button id="ck0wi"><input id="ck0wi"></input></button>
  • <abbr id="ck0wi"></abbr>
  • <li id="ck0wi"><dl id="ck0wi"></dl></li>
  • 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虎門服裝名城記  一舉成名

    2011/1/8 9:25:00 來源: 評論(0)237

    虎門服裝 炮臺

     


     


      “粵海重關二虎尊,萬龍轟斗事猶存。至今遺壘余殘石,白浪如山過虎門。”一首康有為的《過虎門》將我們再次帶到了172年前,民族英雄林則徐一把大火讓小鎮虎門名聞遐邇。


      172年后,當人們再提起虎門時,昔日的“銷煙古鎮”已披上了“服裝名城”的時尚外衣,讓再次走近她的人不由得驚艷于她的美。


      現在,虎門擁有較大規模的制衣企業1300余家,銷售額突破150億元,大型服裝專業市場23個。而全鎮65萬常住人口中,從事服裝生產業的竟達25萬人之多。


      虎門何以在悠遠歲月的洗禮中悄然變身時尚前鋒?沿著時間的隧道,我們一路逆流而上,漸漸看清了她崛起的軌跡。


      ●“漁歌唱晚”中混雜進服裝的叫賣聲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虎門還只是一個小漁村,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東岸,北鄰廣州、南接深圳,距離香港47海里,海路到香港當時只需要幾個小時,這里的漁民就常常趁出海或販賣海鮮的機會,從香港或深圳沙頭角帶回一些布料、服裝、鞋襪等,然后返回到虎門在地攤上擺賣,以換些零用錢。擺攤地點就在現在的虎門執信公園一帶。


      那時,從香港帶回來的舊衣服一件甚至可以賣到幾十元錢,這對當時收入還很低的虎門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隨著地攤擺賣者數量越來越多,在虎門,逐漸形成了一條“洋貨街”。那時,洋貨在內地是稀奇物,人們的衣著更都是一片“灰”、“黑”、“藍”,那些從香港帶來的多姿多彩的服裝、鞋、帽、甚至襪子令內地人大開眼界,前來虎門購物的人趨之若鶩,于是虎門的洋貨街遠近聞名,人氣漸旺。


      這是虎門服裝產業早期的雛形,正因為擺攤賣服裝的開始,成就了虎門近日繁榮昌盛的服裝專業市場。日后,在虎門服裝產業發展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富民服裝城”,其前身便是這個“洋貨一條街”。


      再后來,那些擺地攤的人發現從香港帶來的服裝的做工很簡單,于是就干脆自己加工服裝,買來幾臺縫紉機,索性自己辦起了小作坊,開始了最初的服裝加工廠。


      這個時期,白手起家在虎門不能算奇跡,幾乎在虎門做生意的人每天都在創造著奇跡,服裝事業就從最初的一把剪刀、兩臺縫紉機、一個地攤開始。


      到上世紀80年代末,在虎門從事服裝經營的商戶已從最初的30多家增加到60多家,達到一定規模。如今虎門服裝界的老板們,不少都是從那時擺攤起家的。{page_break}


      


     

     


      ●一座大廈與一個小鎮


      富民有一位老資歷的員工,1993年,也就是在富民初建成的時候,他分得了一個攤位的指標,那是富民給內部職工的一種福利。當時攤位需要交3萬塊押金,一念之差,他就把鋪位轉讓給了別人,為的是換取一輛摩托車。雖然在當時,威風凜凜的摩托車也算是奢侈品,但比起如今千萬元的鋪位租金,那只能勉強稱得上是一件家當。所以,幾乎所有見到他的人都要開玩笑似地說一句:你買的可是全世界最貴的摩托車啊!  


     

     


      ●服交會改變了虎門的命運


      虎門前鎮委書記鐘淦泉曾說過:若當初華南某個城市搶在虎門前面搞好服交會,虎門斷無今日輝煌,虎門如今也將無優勢可言。


      1996年的時候,虎門的領導在大連看到整個城市都在歡慶“服裝節”,感到特別吃驚。“怎么大連沒幾個服裝廠,服裝節竟然辦得如此順理成章?再看北京有CHIC博覽會,寧波也有服裝節,我們虎門有這么多服裝廠,卻什么動靜也沒有,簡直太吃虧了!”


      那個時候,全國99.5%的人都不知道虎門服裝,而事實上虎門已經有數百家服裝企業。這一里一外的反差,激起了虎門人強烈的愿望,要讓虎門服裝在全國進行一次集體亮相,要在中國服裝界占有一席之地。


      這樣,就在1996年,虎門舉辦了第一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總的來說,第一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還算是成功的。它的定位不同于“廣交會”和深圳的服交會,它的重點只在交易,內容只有服裝成衣和服裝面輔料以及服裝機械,是比較專業的服裝交易會。第一屆服交會,成交額達到了12.6億元,這在當時算是不錯的。


      交易會到了第二屆,開始顯現成功的苗頭,來參加的客商質量提高了。因為客商來到虎門后會發現,他不僅能實現場內交易,場外數千家未參加的企業也是一片未被發掘的勃勃商機。辦到第三屆,虎門服交會已經是虎門的重大節日。到了第四屆、第五屆,幾乎全中國人民都知道了——虎門除了林則徐,還有服裝。“我們成功了!虎門服裝交易會改變了虎門的命運。”作為當時服交會的親歷者、主要負責人,虎門鎮人民政府經貿辦公室主任譚志強在回憶那段歲月時,仍然難掩激動。


      1996年,虎門剛搞服交會,就將其定位為“國際”標準。三屆下來,當時的國家貿易部欣然同意虎門不用每屆都報批,可永久舉辦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


      虎門能從昔日的銷煙古鎮,變身為今日的服裝名城,有一座大廈功不可沒,它就是“富民時裝城”。


      但凡去過虎門的人都這樣形容它——不來富民時裝城,就等于沒來虎門。無論是服裝設計師、服裝生產商、服裝加盟商,還是普通的服裝消費者,去虎門就必須逛富民。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說過:“溫州家庭工業或聯戶工業的發生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大市場’,也就是說它是依托于這廣大流通網絡的附屬品。”這句話雖然是說“溫州模式”,但它深刻揭示出專業市場在農村工業發展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虎門服裝產業集群從產生到興旺發展,可以說與專業市場尤其是與“富民”息息相關。


      虎門服裝走上有序發展的軌道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這是虎門服裝發展歷史的第二個轉折點。看到虎門服裝市場興旺的大好形勢,虎門鎮政府決定建造一座大型專業服裝市場,將那些臨街依巷的商戶全部集中在一起經營。


      1993年11月,籌資7000萬元建成的富民時裝城開業。開業第一年就實現了成交額10億元。而短短3年后,隨著虎門服裝產業的發展,其銷售額呈現了跳躍式發展,1996年年底盤點時,已高達15億元。直至今日,富民一直處于虎門服裝專業市場的領頭羊位置,更是虎門服裝發展的晴雨表。{page_break}


      富民時裝城的成功運行,是虎門服裝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它培育了一大批日后乃至現在都響當當的品牌,“以純”就是從富民孵化出來的知名品牌,還有一批知名品牌如灰鼠、伊韻兒、依米奴等等,它們都曾借力于富民這個平臺。因為這些知名企業的不斷壯大和一大批企業家的涌現,富民還由此被稱為“品牌的孵化器”和“民營企業家的搖籃”。


      市場帶來的巨大需求導致企業在其周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企業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又促進了市場的發展。兩者互動發展,良性循環,最后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產業集群。


      20世紀90年代末,虎門最早推出的一批服裝品牌,便出自富民。這些服裝品牌在富民獲得了超常速度的發展,企業等級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與日俱增,幾年之內完成了企業積累和品牌誕生,是許多同類企業望塵莫及的。


      富民亦是“財富的搖籃”。這里承載著無數虎門服裝人的財富故事。很多人最開始只是守著檔口,幫人賣服裝,但賣了幾年后,摸出了門道,然后自己創業,經營服裝,不斷上演著“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傳奇。


       


     

     


      而剛開始辦服交會時,最困難的一點就是吸引采購商。“我們也想了很多方法,比如直接去了北方城市如:大連和哈爾濱,帶著虎門服交會的邀請函,在那些城市的大商場里免費發放。在國家工商總局那里有一個企業名錄,我們把這些企業的名單拷貝下來,按照這些服裝企業的地址,用郵寄的方法把服交會的信息告訴他們,當時差不多寄出了5萬封的郵件。”虎門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敏健這樣回憶當時的舉步維艱。


      一家外資企業在接到第一屆虎門服交會的邀請時,很不屑地說:“你們沒有經驗,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我們不需要參加。”虎門市民也指責政府和協會是“吃飽了沒事干,浪費納稅人的錢”。


      但是,虎門還是從這樣一片空白中走出來了。因為“求企業”的千般辛苦和“辦展會”的萬般惶恐,在那一年,都被成功的欲望壓得完全沒有余地,他們是鐵了心要做的。


      “大企業不是看不起我們嗎?那我們就找小企業,扶持他們,培育他們,讓他們成為虎門服裝業的大企業。”譚志強的一番話道出了當初的無奈,不過正是這個無奈之中的“下策”卻成就了今天的虎門服裝產業的繁榮。


      在服交會這個平臺上,一批又一批的本土企業成長起來,從最初拿著十幾件衣服前來參展,發展到終端店鋪遍天下。10幾年的時間里,借助服交會這個寬闊的舞臺,小企業變成了大企業,數百個變成了數千個。而除了展示企業外,服交會還邀請到了世界頂尖人才、國際頂尖大牌來虎門共同交流,不僅僅是讓他們做秀,更重要的是要“云集”他們的業務。


      如今再看服交會,規模越來越大,展場面積、展出展位和成交額不斷有所突破和超越。不久前結束的第十五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的意向成交額達到了46億,和第一屆時相比,翻了幾倍。


      也正是通過一屆一屆的服交會,虎門的企業、市場乃至社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現在,服交會成為了虎門每年的一大節日,幾乎是全民支持交易會。


      外界則通過服交會了解了虎門、了解了虎門服裝產業,并因服交會與虎門結緣、和虎門建立了聯洽。


      更重要的是,服交會之于虎門,不僅是其命運轉折的支點,亦已成為推介虎門的一張靚麗名片。


      人 物 志


      郭東林·以純


      一提虎門服裝,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個人是郭東林,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個品牌是以純。


      1971年6月,郭東林出生在廣東河源紫金縣一個偏僻山村的貧苦農民家里。新生命的誕生并沒有給這個貧寒的家庭帶來太多的喜悅,因為對于還沒有解決溫飽的一家人來說,又要添一張嘴吃飯了。那時,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母怎么也不會想到二十年后,這個娃不僅離開家鄉,還只身一人開始了在廣州的闖蕩。


      在他踏入廣州之前,還有一個坎坷的插曲。不甘于向命運低頭,一心想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改變人生的郭東林,看到村里有人從山里往外販運木材賺了錢,于是就東挪西湊借來4000元錢,開始了生命中的第一次經商。然而,命運多舛,第一次的嘗試以血本無歸收場。


      1991年,口袋里只剩下50元錢的郭東林輾轉來到廣州。一位賣水果的老板收留了他,讓他幫忙照顧水果攤檔的生意。憑著勤勞和樸實,他很快贏得了水果店老板的喜愛和信任。他的生活日趨穩定,薪水也逐漸增加。


      不過,這僅僅是郭東林未來精彩人生的開始。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成形——在經過一番長久市場考察和夜校充電后,他決定進入服裝銷售大軍的行列。


      先是在制衣廠收購一些倉底貨,再轉手賣給服裝攤檔的老板,往返穿梭之間,他似乎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終于,廣州礦泉路,一個小小的檔口,郭東林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攤位。


      1997年,郭東林帶著他自己5年的辛苦積累,更帶著他5年多對服裝行業的認識和自信,也帶著他在同行中建立的信譽和聲望,開始了他的下一個目標——辦廠、創品牌,這一次他把地點選在了虎門,而這里,正是成就他日后傳奇的“幸運之地”。


      當年正值第二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召開之際,虎門從全力扶持民營企業,讓企業做強做大的角度出發,推出了虎門最早的7大品牌。郭東林帶著自產的11件服裝,以一名年輕企業家的戰略眼光找到虎門服裝協會,誠懇地表達了自己創品牌的信心和決心。之后從并不寬裕的有限的資金中拿出很大一部分用于廣告宣傳,在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上第一次用“以純”的名字亮相于世人面前。{page_break}


      “以純”誕生之初,走的是批發的路子。當時,以純服裝每天最多時可批發出7萬件,最多時一個月可發走200萬件,全年基本上有上千萬件服裝被各地的客商批走。即便如此,此時的“以純”,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講,還是聞所未聞。


      但兩年后,以純的專賣店已經達到近2000家。這都源于郭東林獨辟蹊徑、高屋建瓴的韜略——要想走得更遠,只有不斷破題,以特許經營的方式,走品牌專賣之路。如今,這個數字已經達到4000家,專賣店遍布32個省市自治區。


      而此時,當年和他一樣搞批發的人發覺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而紛紛轉向專賣和特許加盟的時候,以純已在全國優勢市場牢牢站穩了腳跟。


      從2005開始,以純邁出了全球化品牌擴張步伐,相繼在東南亞地區的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開設加盟連鎖店。2006年又將加盟連鎖店開到了越南、俄羅斯等地,接著便是中東市場。


      2006年對于以純來說,佳訊不斷,在這一年以純中選了2006FIFA德國世界杯惟一特許使用標志及其吉祥物等標識的服裝品牌。據媒體報道,在世界杯期間,以純休閑服曾創下單天單店賣出400件T恤的紀錄。經過這次與國際足聯的合作,以純也經歷了一次國際化標準管理的提升,從而加快了進入歐美、日韓等市場的步伐。


      也是在同一年,以純在倫敦設立了自己獨立的設計工作室,與歐美流行時尚第一時間對接。


      而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以純的每一件衣服,從設計師確定一個款式之后,只要等一個星期,就可以在遍布全國的以純專賣店里買到。同時做到的還有,每天都有新款面市,平均每天能產生50多款潮流款式,每年推出2萬余個新款。


      “快女十強”一起穿上“以純”則是2010年初春戶外廣告牌中的一道道靚麗風景。以純正把當下的流行時尚與娛樂標桿完美結合,成就新的流行風尚。


      這一年,以純的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與印度Upmarket集團建立了合資公司共同拓展印度市場,以純控股51%。合資公司計劃在2012年前,在印度各大城市建立包括10家旗艦店在內的100家零售店。


      郭東林和以純從虎門出發,一路向前,越走越快、越走越搶眼。


      記 者 視 線


      有形之手的杰作


      虎門能有今天,能以服裝名鎮立足,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這是政府的杰作。


      為何后來只有虎門成就了服裝大業?這是虎門將服裝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的結果。虎門人認為,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不可能將服裝作為其支柱產業來發展,而虎門這一小鎮卻可以傾全鎮之力來發展服裝業。


      就讓我們一一梳理虎門鎮政府在小鎮服裝發展史的各個轉折點上每每伸出的“有形之手”。


      從最一開始,“洋貨街”出現,鎮政府就已經注意到了,并認為這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于是決定把這些散亂的地攤統一集中在一個地方,也就是現在的百佳商場一帶和虎門醫院附近。


      虎門鎮政府又看到服裝市場越來越紅火,而當時正值國內服裝銷售市場比較興旺,而且香港地區以及國外的服裝企業由于面臨產業升級的壓力,不得不在中國內地尋找服裝加工的出路。尤其是香港成衣制造業逐步向內地轉移,虎門毗鄰香港,鎮政府抓住了利用區位優勢率先完成承接香港服裝成衣轉移的機會。


      1993年,政府出資建造了大型專業服裝市場“富民商業大廈”。對于當時還不算富裕的小鎮,政府敢于花費大筆資金建造一個“龐然大物”,是需要勇氣的,更需要有高于平常的眼界。


      隨著“富民”的成功運轉,虎門服裝市場的影響力不斷提升。1995年,虎門鎮委、鎮政府正式提出了“服裝興鎮”的發展戰略,并把服裝產業作為虎門鎮的支柱產業。


      在虎門服裝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有一段“商標用秤稱”的荒唐歲月。最開始的時候,虎門的服裝生意人什么都是照搬香港人的做法,對于“商標”這個當時還很時髦的東西,甚至不清楚它是用來干什么的?“不過,香港人把這個東西掛在衣服上,我們就跟著學,錯不了。”到最后,商標竟然變成了像扣子、拉鏈一樣的貨品,可以論斤購買,什么牌子的商標都能買到。要問虎門人,商標拿來干什么啊,他準會回答說:沒牌子不大好看吧!


      后來,在鐘淦泉開始擔任虎門的鎮委副書記、鎮長時,他動員政府人員做企業的工作,引導大家意識到“商標不是稱來的,而是注冊來的”。


      隨后,政府開始有意推品牌,為了實現品牌理想,政府決定為企業進行觀念上的“掃盲”。最大的一次行動就是政府出資讓企業參加北京的CHIC、大連的服裝節等全國性展會。如此“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企業才受到了一些“品牌熏陶”。那段時間是虎門企業對品牌認知從無到有、發生質的改變的關鍵時刻。


      大家都說虎門是“雁陣經濟”。“雁陣經濟”的第一排是政府,第二排是服裝市場,最后一排才是服裝品牌。


      在推品牌的道路上,政府還不惜重金。虎門政府先后做出了“百萬重金名牌”的決定,對取得中國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100萬元的獎勵;對取得廣東省名牌產品及廣東省著名商標的企業給予相當量獎金的獎勵。


      終于,政府的舉措見到了成效。當以純為虎門抱回第一塊全國名牌時,虎門鎮政府的領導甚至親自到機場迎接載譽歸來的以純人。


      虎門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成立于1996年,因為當時虎門的服裝企業很多,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和機構,所以鎮政府決定成立一個協會,把企業集中起來,并利用協會幫助企業、服務企業。當時虎門服裝協會的成立算是比較早的,如果論鎮一級的服裝協會,虎門在全國是第一家。


      協會的成立,又進一步帶動了“服交會”的發展。從成立的第一屆起,就開始籌“辦服交會”,甚至都可以說,協會是為“服交會”而生的。


      每一屆的服交會,都是虎門全鎮的大事,政府傾注了全部的人力、物力、財力在里面。


      ……


      現在,虎門鎮政府又開始思考下一步該怎么做———人才配套、城市軟環境提升、產業氛圍營造等等一系列的發展規劃正在啟動和實施中。


      對于目標和理想,他們說希望虎門能出現一批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大品牌,未來,是虎門在舞臺上表演,別人在臺下看,要讓虎門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吸引到別人的關注。

    責任編輯: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跟帖0
    參與0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

    相關閱讀

    江西省農信聯社一行來共青城市調研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情況

    其它
    |
    2020/11/17 11:40:00
    2

    又見花開 持續驚艷 富民時裝引領時尚新勢力 2020虎門富民時裝節與您盛情相約

    展會信息發布
    |
    2020/11/17 11:13:00
    10

    2020浙江出口交易會(俄羅斯站-服裝面料專場)落幕

    展會新聞
    |
    2020/11/16 21:15:00
    9

    林間禪語:生命的時尚序曲2021虎門富民春夏流行趨勢發布11月20日驚艷登場

    展會信息發布
    |
    2020/11/16 20:23:00
    16

    【掌門觀勢】鄭慶疇:虎門服裝服飾的未來關鍵在人

    對話欄目
    |
    2020/11/16 19:48:00
    13

    DSM NY x SUFE 全新聯名服裝系列

    我要爆料
    |
    2020/11/16 12:30:00
    11

    泉州海關查獲14萬件貼標品牌服裝

    福建
    |
    2020/11/16 11:38:00
    11

    Eall.cz意澳:期待你參與第25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

    時尚品牌
    |
    2020/11/16 11:09:00
    9

    專題推薦

    閱讀下一篇

    服裝企業營銷的反思——芙蓉姐姐如何成名

      芙蓉姐姐通過自己的各種別人完全看不起甚至漫罵的形式,迅速走紅于網絡,至今已是網絡上的紅人,忙著拍短劇、上專訪、準備簽約拍電影……

    返回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看新聞 手機看新聞
    展開
    • 微信公眾號

    • 電話咨詢

    • 0755-329059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女人看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国产挤奶水主播在线播放| 男女边吃奶边做爽动态爽|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aa毛片大片| 精品香蕉伊思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v片在线观看| 彩虹男gary网站|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综合色婷婷| 韩国美女主播免费的网站| 日本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 |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在线视频|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打开双腿让老乞丐玩| 又黄又爽无遮挡免费视频|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爆的视频网站| 大佬和我的365天2在线观看 | 欧美啪啪动态图|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亚洲精品短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片| 国产视频第二页|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黄网址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免费看一级毛片|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特黄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日本人与黑人videos系列| 午夜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99sescom色综合|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播放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