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棉紡設備需求旺盛 市場供不應求
國內棉紡紗錠已達1億多錠,其中精梳紗向高速優質方向發展;清梳聯向短流程、多組合、高速高效方向發展;傳統環錠細紗機趨向于集體落紗細紗長車,并向粗細絡聯發展;自動絡筒機作為無結紗生產的關鍵設備,目前使用率達53%,國產設備市場供不應求。
棉紡機械是紡機行業中的傳統產業,棉紡設備占到整個行業的60%以上,今年的工作重點是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采用柔性化、機電一體化、模塊化結構設計、ERP企業流程再造等技術改造手段,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實現產品升級換代,以重點發揮傳統紡機裝備在勞動力成本和性價比方面的競爭優勢,擴大市場占有率。
目前各類型的緊密紡已達443萬錠,清梳聯配套紗錠達500多萬錠,自動落紗長車、清梳聯、自動絡筒機、無梭織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今年以來,隨著市場的復蘇,1~5月紡機投資同比增長9.79%,1~9月投資同比增長14.90%,投資拉動作用明顯。自動絡筒機、無梭織機等設備進口也出現迅猛增長。表明紡織企業對高端設備的需求在不斷增長。目前,落戶新疆的一些紡織企業通過重組或擴建,使當地棉紡規模達到了260萬錠,占新疆棉紡總規模的65%。新疆紡織機械市場潛力進一步增大。
今年淘汰落后棉紡設備在加速,通過對傳統紡機的技術改造投入,使裝備技術水平、自動化水平得到較大提升。以低碳節能技術帶動品牌建設,依托于技術、質量的提高。
經過近5年來的迅猛投資之后,紡機市場需求將逐步下滑,回歸年增500萬錠水平。2008年棉紡新增646萬紗錠,2009年約560萬紗錠,今年因金融危機后的反彈會有所增加。目前國內棉紡紗錠已超億錠,占到世界紡機市場份額的近50%。國際紡機市場容量基本上沒有根本性變化,主要是有效需求結構在發生變化。企業更傾向于購買技術含量高、生產效率高和產品可靠性強的紡織機械產品。棉紡設備占到整個紡機行業60%以上,其市場需求直接牽掣著全行業的發展水平。上半年棉紡市場的異常火爆,直接帶動了紡機市場容量增加。
由于傳統產品趨同性越來越大,必須不斷創新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目前“以電代機”已使紡機設備在節能和加工上實現了同步。以用電來控制錠速,滿足了緊密紡、包芯紗、竹節紗等多品種的加工需求。模塊化集成使細紗機在產品適用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觀。隨著紡織新型材料的不斷研發和應用,紡機設備需滿足不同種類產品的加工,設備的更新淘汰必然帶來很多市場機會。金融危機的影響使一批中小紡機企業倒閉和轉產,市場重新洗牌。由“去庫存化”帶來了上半年增補庫存的恢復性增長,但是離真正的紡織內需增長所帶來的市場繁榮還有一定距離。未來的紡機市場,首先是新型材料的研發和應用帶來的應用需求;其次是彌補淘汰產能約1000萬~2000萬錠的缺口;其三是產業的地域轉移所帶來的市場機遇。這些增長都需要依托于不斷創新,以多樣化需求引領創新,改造傳統產業才能更好地實現。
國內棉紡紗錠已達1億多錠,截至2008年年底,我國紡紗設備錠數已占到世界市場份額的47.47%,氣流紡占比27.04%。今年國際紡機市場主要是有效需求結構在變化,市場更傾向于技術含量高、生產效率高和產品可靠性強的紡織機械產品。目前有1/3的重點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基本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國產成套棉紡設備已基本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我國紡織纖維加工量年均增長12.54%,占世界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從2002年的34%快速上升至2008年的54%。與此相應,精梳紗比重提高到27.1%,采取各項新工藝、新技術,向高速優質方向發展;清梳聯應用已達40%以上,國產化率達70%,并向短流程、多組合、高速高效方向發展;傳統環錠細紗機趨向于集體落紗細紗長車,并向粗細絡聯發展,國產細紗機使用率達90%,性價比優勢突出基本可替代進口;自動絡筒機是無結紗生產的關鍵設備,目前使用率達53%,國產設備市場供不應求。
今年1~8月,紡紗設備進口額占到14.15%,約占國內紡機市場的0.55%,比去年同期市場占比降低2.34個點。棉紡紗設備自主化水平比較高,技術比較成熟,有較大的市場競爭潛力,國際高端棉紡紗設備國內還有較大市場。由于市場需求的改變,相對應紡機裝備的更新改造需求更傾向于自動化、連續化、高速化、智能化。棉紡市場需求以中高檔產品為主,自動絡筒機、集聚紡紗長車和新型粗細聯、細絡聯等機型銷售相對較好,清梳聯合機、精梳機等設備銷售反彈強勁。
得益于上游紡織業的繁榮及技術裝備的更新升級拉動,紡機行業產業集群經營情況持續火爆。三季度集群企業圍繞市場的新需求,研發具備節省人工及可提高紗線品質的紡機設備,如推出托盤式、鋼帶式集體落紗細紗長車。新產品開發方面,增加適合市場需求的新品種。預計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紡機企業生產任務將保持飽滿。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9月棉紡細紗機銷售14000多臺,同比增長59.1%,其中長車為1000臺;集聚紡銷售150萬錠,同比增長50%;自動絡筒機銷售近1300多臺,同比增長93.73%;350鉗次以上的精梳機銷售1400多臺,同比增長1.55倍;清梳聯合機銷售300多條線,同比增長1.75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