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上漲,服裝企業不敢下訂單
“10月份以來我們幾乎沒怎么接到訂單,大家都在觀望。明年的情況實在不容樂觀。”蘇州青田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毛衫部總經理盛國鋒向商報記者開門見山。
位于蘇州吳江市震澤鎮的青田企業是家著名的加工企業,以毛衫、針織成衣、經編面料的生產出口為主營項目。整個企業年銷售額2.5億元,其中毛衫銷售額1億元,幾乎占了半壁江山。
價格漲得不敢下單了
昨天,鄭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25985,-465.00,-1.76%)1105和1109合約尾盤大幅下挫,分別下跌4.84%和5.01%,這讓盛國鋒眉頭微展,但他又說:“這僅僅是期貨價格的下跌,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還有一定差別。”“9月份以來,棉花漲得太兇了,幾乎是每兩天一個價,中間沒怎么跌過。現在再怎么跌,我估計也不可能回到9月份以前的價位。”
對于青田這樣的大企業來說,眼下的日子似乎還不成問題,目前開工量依然飽滿。企業負責人介紹,現在車間里生產的基本上是9月份以前接的活。按照加工的流程,從簽約、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到最后交貨,要三四個月時間,所以明年上半年的加工訂單就讓人犯愁了。
盛國鋒進一步解釋,主要是價格暴漲暴跌,客戶對價格吃不準,只能陷入觀望狀態。“我們的主要客戶在美國,客戶最近一段時間停止發單了,我們將處于無米下鍋的境地。”
10%供貨商選擇違約
蘇州青田最大的原料就是棉紗、絲和粘膠。據介紹,今年以來,絲和粘膠的價格都分別漲了30%左右,而棉花更是“一枝獨秀”,從目前已經回落的期貨價格看,從9月份以來已經漲了超過50%。
棉花漲價是各種綜合因素的集中反映。氣候因素導致棉花減產;印度出口配額導致其出口銳減;金融危機復蘇使需求增加;還有就是游資的炒作,等等。棉花價格要漲,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可漲得這么多,卻是大多數加工企業沒想到的。
“之前我們也預測到要漲,所以加大庫存,備了三四個月的貨。但對于企業來說,備貨量是有限的,也不可能無限制囤貨。”盛國鋒表示,甚至有10%已經和他們簽訂了供貨合同的供貨商,面對暴漲的價格,選擇了違約。因為在他們算來,違約支付的成本遠遠小于價格暴漲后的付出。
12月份價格走勢成分水嶺
在盛國鋒看來,棉紗價格從去年的39000元/噸,漲到了目前的65000元/噸,回落是必然的。但他也沒有指望價格能回落到去年水平。
“微漲點也正常,客戶那里也能消化,但不能暴漲,否則客戶接受不了一下子20%-30%的漲幅。”他說,“我覺得比較理想的是12月份棉紗價格回落至50000元/噸左右,漲幅控制在10%以內。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價格,能確保正常種植的積極性,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可是,萬一下月棉紗價格不下來,甚至再次進入上升通道,那又怎么辦?盛國鋒認為,對于加工企業來說,訂單也會有,但加工數量會急劇減少,客戶只能落小單以維持自身的銷售。“其實我們現在也不敢接大單、長單,如果棉花兩天一個價,我們都不敢和客戶簽合同。”
目前,青田企業積極向內部挖潛,通過降低生產成本等措施應對市場風險,比如把手工制作改成電腦制作,爭取把訂單規模做大等等。此外,面對國際市場諸多不可控因素,他們正籌劃,在不影響外貿的基礎上,拓展內部貿易,轉向國內貼牌生產,從而在國內市場分得“一杯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