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銷售渠道呈多元化,市場迎來新的機遇
每個城市數百年來只形成一個黃金商圈,而服裝品牌每6分鐘就誕生一個。
稀缺的就是珍貴的,已經羽翼豐滿的知名品牌,紛紛開展“圈地運動”,原本做代工的企業,也“由外轉內”打造自主品牌,加入了終端爭奪的大軍之中。
在傳統模式中,商場、專賣店無疑是最常規的渠道,超市、賣場是中低端品牌的首選。隨著渠道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思考:為什么一定要擠在狹窄的常規渠道中,能否有更多的賣服裝的方式?
服裝銷售渠道的創新,不僅來自于渠道競爭的壓力,也來自于主力消費群的消費特征的變化。
隨著以80、90后為代表的新一代消費群體的發展,服裝零售市場將進一步細分,與之相對應的渠道的差異化發展,不僅體現在業態的豐富上,服裝零售企業將改變以往的營銷方式,轉而打造更加專業化、個性化和針對目標消費群體的銷售場所。
根據目前服裝企業的探索與嘗試,以及消費群體的新要求,可以預見今后服裝銷售渠道的新趨勢。
百貨商場不再一支獨秀
企業在不斷開拓新的銷售渠道,百貨商場的競爭優勢在不斷弱化。百貨商場一直是是服裝銷售的主渠道,然而,由于商場定位雷同、費用過高、終端表現受限,無法實現個性化終端、同類型品牌扎堆等問題,許多服務企業對進商場開始變得十分謹慎,甚至把商場渠道作為標志性的形象終端,僅僅起到提升品牌檔次的作用,真正獲取利潤,還要靠其它渠道。
對于服裝企業來說,超級生活館式的購物中心,成為了可以代替百貨商場的新選擇。超級生活館,購物、餐飲、娛樂、休閑融為一體,保證了龐大的客流量與足夠的“消費黏度”,一站式的購物體驗,可以讓消費者購物時間拉長,購物欲望大大提升。購物中心一般體量較大,可以給服裝品牌更充裕的終端空間,按照自己的設想,打造店鋪形象。
除了大型的購物中心,還有一些越來越小的主題百貨出現,大約5000平方米甚至是3000平方米。雖然面積小,但市場定位清晰。對于服裝品牌來說,找到與自己品牌定位相匹配的主題百貨,則更容易接近自己的目標消費者,渠道的“性價比”更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