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棉花價格持續攀升創十年新高
在眾多大宗近代化的重要標志,我省也一直是棉花主產區,9月后半月,棉市全線大幅上漲,逐漸背離了人們的判斷……
數字:“上市70天,上漲70%”
從今年3月份開始,受國內棉花減產及國際市場棉花價格上漲影響,國內棉花價格持續回升,特別是9月中旬以后棉花儲備投放競價、期貨撮合價格急劇飚升,帶動新棉收購價格大幅上漲。
記者從《中國棉花展望報告》中了解到,今年自9月棉花開秤以來,籽棉收購價便創歷史新高,隨后持續上升。最新數據顯示,10月15日,中國棉花收購參考價為5.71元/斤,較9月15日的4.191元/斤上漲1.52元/斤,收購成本從18224元/噸漲至24877元/噸,上漲6653元/噸,超過同期皮棉現貨漲幅千余元。
月內皮棉價格呈現加速上漲,價格指數為24177元/噸,9月15日上漲至5579元/噸,分地區看,月內河北省皮棉價格上漲速度和高度均居各省之首,10月15日,329、429級皮棉分別達到了25319元/噸和24206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35%左右。來自省物價局的信息也顯示:當前棉花價格已超過2003年10月的棉價峰值,創十年以來的新高。
“棉花上市70天,從剛開始的18000元,本月11號時已突破了31000元,棉花的收購價格上漲了70%,面對一直低迷的棉花市場,這可謂是‘天價’棉花了”。中國棉花協會副會長史建委說。
原因:國內國際現貨期貨輪番炒作
◇棉花供應總量減少
“河北大概減產百分之二十多,山東減產百分之十幾,總的形勢是北方減產,南方增產。”史建委說。2009年國內市場低棉價、低收益狀況影響了棉農種植積極性,導致今年棉花種植面積下降。同時,今年播種推遲、災害性天氣頻發等因素也影響了棉花的單產和品質。此外,由于今年糧食價格普遍上漲,棉農對棉價期望值較高,高價開秤和快速攀升使棉農惜售心理增強。“電視上采訪一個山東棉農,人家說每斤不給到7塊肯定不賣。”中儲棉管理總公司總經理雷香菊說。
◇棉花產需缺口擴大
隨著國內外經濟的復蘇,今年我國紡織品內外需市場都出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國內紡織業快速發展,導致棉花內需不斷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1-9月份,國內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4.0%。紡織服裝出口也呈現持續向好勢頭。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8月,我國服裝出口802.9億美元,增長19%;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495.1億美元,增長32.3%。
◇國際市場棉價大漲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棉花價格進入上升通道,呈現持續上漲走勢。據統計,今年10月25-29日紐約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價格平均為2527美元/噸,比9月10-14日平均價格上漲13.6%,比1月4-8日平均價格上漲54.5%。國際市場棉價大幅上漲對國內期貨、現貨市場棉價都產生了強烈的拉動作用。四是投機資金炒作。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及新聞報道“拉尼娜”現象有可能在今年冬季帶來颶風、暴雨和嚴寒現象影響,游資大量進入棉花期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