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洲泉鎮:蠶絲被企業正面應對“質量風波”
“以‘生命’的名義,感悟‘質量就是生命’。”10月31日,洲泉鎮的依諾、銀桑、絲園、騰飛、華納斯、豐邦6家蠶絲被企業向全行業緊急發出自律倡議書,號召全行業都必須從關愛消費者入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隨后,當地200多家企業老總爭相在倡議書上簽名,并作出莊嚴承諾。
就在幾天前,中央電視臺經濟臺對我市部分蠶絲被生產企業涉嫌質量問題進行了曝光。一時間,蠶絲被市場以次充好、以化纖冒充絲綿導致的信譽危機再次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近幾年來,我市絲綿被產業飛速發展,已經形成了集養蠶、制綿、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一批品牌企業應運而生。采訪中,洲泉鎮黨委副書記范惠清坦言,由于蠶絲被生產工藝簡單,準入門檻低,我市蠶絲被行業的確存在企業規模小、質量良莠不齊、標識不夠規范等問題。因此,“質量風波”的出現并非偶然。而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痛定思痛后的洲泉鎮蠶絲被企業,正努力把這場危機化成行業規范的契機。
“我們在全國27個商場有自己的絲綿被專柜,但從10月28日開始,各商場銷售額忽然下降了50%,很多顧客只看不買了。而事實上,我們的產品并沒有曝光節目中提及的任何問題。”顯然,對于桐鄉華納斯絲綢家紡有限公司老總張國春來說,這場信譽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但這反而堅定了他加大品牌宣傳的決心。“這也提醒了我要加強導購演示,重新贏回消費者的信任。比如在被子兩端各裝兩個大拉鏈供消費者自由翻看填充的絲綿。”張國春說,既然自己的產品品質過硬,就不怕拿出來比。
壞事變好事并非不可能,張國春的想法與浙江銀桑絲綢家紡有限公司老總朱金毛不謀而合。“以前,整個市場魚龍混雜,不明就里的消費者往往只比價格,忽視質量高低。規規矩矩生產的企業反而面臨很大壓力。”朱金毛告訴記者,經過這次事件,洲泉鎮蠶絲被行業必然會加速洗牌,淘汰掉一批劣質企業。一旦絲綿被市場從惡性的價格競爭中解脫出來,上規模、重品質的企業更易做大做強,并由此帶動市場良性循環。眼下,“銀桑”已經獲得了嘉興市名牌以及嘉興市馳名商標稱號,下一階段,該公司還將進一步提升工藝水平,開拓高端市場。
這幾天,洲泉鎮大小絲綿被生產企業還陸續拿到了一份《洲泉蠶絲被服行業自律規則》。記者留意到,以下文字被清晰地寫入其中:在蠶絲被的蠶絲填充料和布料的選用上,堅決做到不以劣充優、不偷梁換柱、不短斤少兩、不摻其他纖維。對此,洲泉蠶絲被服行業協會會長陳政毅也表示,目前由市政府牽頭實施的蠶絲被質量大檢查已經開始,但凡企業兩次被查到有質量問題,將立即被行業協會除名,并在網上予以公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