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服飾前景光明,越來越被大眾所喜愛
近年來,很多少數民族旅游景區為了帶動旅游經濟快速發展,紛紛想出各種特色活動來吸引游客:擴大民族節日的知名度、提升表演節目的驚險度、宣傳當地的特產等等。但是隨著旅游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很多政府部門意識到了發展少數民族旅游景區不僅要在表面上下功夫,其之前被忽視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歷史更能推廣當地旅游文化產業,而少數民族服飾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環節之一,這些五色斑斕的鮮艷霓裳,在國內甚至國際游客的眼中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其重要性正在不斷放大。
中國的56個民族在外國游客眼中都各有不同,尤其一些人口稀少的民族,在外人看來更充滿了很多神秘的色彩,這也吸引了大量國外游客對少數民族特殊文化的關注。據統計,在全球經濟動蕩的2008年,云南旅游外匯收入為100755萬美元,廣西旅游外匯收入為60166萬美元,新疆旅游外匯收入為13578萬美元,貴州旅游外匯收入為11697萬美元。而其他少數民族居多的地區,其旅游產業外匯的收入也實屬不菲,不難看出,擁有大量少數民族的西南部省區正在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并希望使之成為自己的經濟支柱。
少數民族服裝深受游客喜愛
北京青年旅行社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以云南大理古城為例,當地的大部分女性工作人員都穿著白族服飾上班,吸引了眾多游客穿民族服裝照相,而如果你要穿著一套白族服裝用自己的相機照相,也要每張30元;在廣西桂林的旅游景區,游客可以和十多位身著不同民族服裝的女性工作人員合影,按人頭收費10元/人,這樣的合影里少數民族女性不會低于5人。也就是說,拍一張“民族大團結”的合影至少要50元,而對于外國游客,人數會更多,費用則更高。但是這樣的拍照服務卻深受外國游客的歡迎,原因一是少數民族少女們甜美的笑容,原因二就是這樣美麗的服裝在他們看來,是“上帝的神賜”。這樣的服務為眾多少數民族旅游景點帶來了高昂的收入,而工作人員身著少數民族服飾也逐漸被各旅游景點所統一,成為了其重要的特色。
本報記者在網上輸入“少數民族服裝”字樣后,大量的少數民族服裝網店出現在眼前,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并且在近30天的成交記錄里都有著不俗的成績。這雖然是“小眾”的份額,針對的是單獨個體的普通消費者,但卻體現出具有民族風情的服裝正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喜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