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器材“酒香也怕巷子深”
9月17日~18日,由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主辦、河南第一紡織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0年全國紡織器材企業工作交流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王樹田出席會議。來自江蘇、浙江、山東、河南、陜西、上海、天津、重慶等省市的近50家重點紡織器材企業的60多名代表參加了座談會。
與會代表圍繞“分析新形勢,關注新變化,迎接新挑戰,謀求新發展”這一主題,展開了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高勇在會上分析指出,下半年紡織、紡機行業增長將是“前高后低”的狀態,但增速放緩有限。此外,他還強調,今后要把應用在產業用領域的新型纖維和新材料作為紡織工業新的增長點。
下半年行業增速放緩有限
“今年上半年整個紡織工業、紡機行業形勢都比較好。大家都在問:紡機形勢為啥這么火?能火到什么時候?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在會議一開始拋出的問題,道出了眾多紡織器材企業內心的疑慮和擔憂。
高勇認為,上半年紡織與紡機行業的“火”,與國內、國際消費的恢復性增長密切相關。“原來我們認為歐美補庫結束后會有一個回調,現在看來對歐美出口增長還在持續,對東盟的出口也在增長,尤其是服裝、鞋帽,這也是拉動我國紡織工業增長的一個因素。”
“紡織工業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原材料價格上漲,首先是棉花價格在高位運行,而化纖價格沒有跟漲,這說明大家對棉花的需求還在增加。”高勇指出,影響紡織經濟的幾個方面因素應引起重視:一是原油、棉花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波動,國內勞動力、能源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也呈上升趨勢,企業的成本壓力明顯增加;二是企業融資難問題可能會更加突出;三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將是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難以避免的問題,我國遭遇國際貿易摩擦的風險將進一步增加;四是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日益加大;五是“招工難”將成為困擾企業正常運行的重要問題之一。
下一步發展會是怎樣的態勢?高勇分析認為,需求增長將是影響今后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這與國家總體發展的趨勢有關,也與國際市場的恢復速度相關,他預測今年的經濟增速包括紡織增長將是一個“前高后低”的狀態。
而在近期赴各地調研時,高勇發現,現在紡織企業“不是搶訂單,而是挑訂單”。“從這個方面來看,下半年的增速即使有所放緩,也不會放緩太多。”高勇補充說。
下游漲薪敦促上游升級意圖
在座談交流中,一位企業代表反映現在浙江的紡織企業開工率為80%,福建長樂開工率只有70%。不是那里沒有訂單,也不是產品沒有競爭力,而是缺工人,浙江蕭山擋車工月薪升至2500元仍然招不來工人。
據業內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珠三角、長三角的企業提薪幅度達到20%,可在規模以上企業的單位成本中,工資的比重反而下降了9.1%。這種可喜的變化,印證了紡織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思路就在于推動以人為本。勞動力價格上漲,反而促使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加快企業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能源消耗低、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下游紡織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紛紛提薪升級,這給紡織器材生產企業帶來怎樣的沖擊與啟發?
無錫貓頭鷹紡織器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吉芳認為,越是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企業之間越應該加強交流溝通,競爭合作、共同提高。{page_break}
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世華介紹說,企業采取“引進來、走出去”, 同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合作研發,使鋼絲圈產品形成系列化、規模化。近年來,公司又投入大量資金,引進德國、瑞士、韓國的先進設備,淘汰了老設備、落后工藝,實現了鋼絲圈生產流程再造。他建議,企業應該攜手共進,“走出去”與國外企業競爭。
河南第一紡織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車利川表示,企業要努力把產品做精、把企業做強、把服務做好,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此外,與會代表們認為“長樂現象”值得借鑒,在福建長樂,當地紡織行業由協會出面,對原料、設備、能源、用地等實行團購,使采購價格達到最優惠水平。
加強對資本市場及商業掌控
紡織、紡機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全球化視野和對資本市場及商業手段的成熟掌控。河南省政府金融辦公室主任、經濟學博士生導師孫新雷就為與會的紡織器材代表上了這樣的精彩一課。
孫新雷介紹說,美國等發達國家在金融危機過后,已經提出重新實施“再工業化”,在全球配置資源,包括物流、信息流等,但走在頂端的還是金融業,包括期貨、地產、汽車等。未來的發展在出口、內部市場、資源開發、科技創新、人才等五個方面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現在衡量一個企業好壞,不是看它眼下產品是否暢銷,而更應注重看它的研發能力和新產品、新技術的儲備情況如何。
鑒于此,孫新雷向企業提出六點建議:一是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二是要細分產品市場;三是要想占領市場,必須擁有自己的研發力量;四是要加強人才培養,并實行終身教育,知識也有廢舊率,在大學里所學的知識,5年內將有50%成為廢品,因此技術人員要不斷“充電”,更新知識;五是建立產業聯盟,競爭合作是國際經濟的普遍現象,要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六是加強營銷宣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酒香也怕巷子深”。
通過座談交流,與會代表表示深受啟發,也堅定了企業發展的信心,相信今后會闖得更大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