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棉花走勢難以預測 出口政策隨時“變臉”
近日,國儲棉成交均價跌破18000元/噸(凈重),而ICE期貨引導下的外棉價格“居高不下”,再加上大部分外商銷售的已是2011年1-3月船期的美棉、西非棉和巴西棉,國內用棉企業對明年上半年的棉花走勢難以預測,因此近兩三周來,中國紡企對外棉的簽約量明顯下降,詢價積極性也不高。
部分大型紡企表示,外棉進口的關注點主要是高等級美棉、中亞棉(烏茲別克斯坦棉占80%)和性價比相對比較好的印度棉,但美棉12月份船期已經排滿,印度商務部雖然宣布棉花“自由出口”,但實際掌控權在印度紡織部門,2500盧比/噸出口征稅是否取消尚無官方回應,出口政策很隨時可能“變臉”。
目前,幾大國際棉商的12月船期印度棉報價都高于西非棉,基本和美國EMOT棉持平;中亞棉基本沒有報價,特別是棉花出口大國烏茲別克斯坦近期表現得非常低調,一方面是產棉區干旱,棉花產量和等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機構認為2010/11年度烏茲別克斯坦棉花或將減產30%;另一方面是近幾年國內棉企對烏茲別克斯坦棉的需求非常穩定,江蘇張家港某廠和無錫幾家大廠對烏茲別克斯坦棉的進口量占其外棉需求的70%以上,因此大多在5、6月份就同幾家烏茲別克斯坦棉花出口企業簽訂采購合同。
8月22日,中國各主港保稅區EMOTM級美棉的報價集中在93.10-93.30美分/磅(12/1船期),印度Shankar-6M級棉報價為93.40-93.60美分/磅(11/12船期),烏茲別克斯坦斯坦M級棉的報價為96.40-96.60美分/磅(12/1船期)。從報價來看,滑準關稅下美棉和印度棉中國主港保稅區凈重提貨價約16600-16700元/噸,較鄭棉CF1101合約低約300-500元/噸(后者為公定,再加上倉單生成費用)。
近日,一些進口貿易商反映,市場上滑準稅配額和1%關稅配額鮮有買賣,一是由于前期外棉大漲,而國內棉價下滑,現貨價差迅速縮小,滑準稅配額的買賣價格一度跌至140-150元/噸,近兩日已反彈至230-250元/噸,擁有配額的企業“捂著”不出手;二是滑準稅配額的有效期到12月31日,而目前能簽約的美棉和中亞棉船期都是12/1月份,棉紡廠擔心年底前無法抵達中國主港,因此使用的積極性不高;三是一些棉紡企業認為國際經濟形勢有所惡化,美元后期將走強,棉花隨全球大宗商品走弱的趨勢不可避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