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商場鞋服產品“分拆行動”成主流
就在太古匯、萬達集團運籌多年,準備以數十萬平方米規模的巨無霸項目投身廣州商業之際,一波勢頭強勁的“主題店”分拆熱潮卻在短時間內搶先席卷廣州。
繼百麗將鞋類產品從百貨公司中分拆出來,開設旗下“人行道”后,8月14日,一家將牛仔休閑服飾分拆以全新形象打造的“NOVO”品牌進入廣州正佳廣場試水。8月13日,廣州友誼分拆男裝打造而成的“紳士館”即將在廣州世貿面市。隨著層出不窮的“分拆運動”,廣州零售業開始涌現出一種新的業態。廣州美東百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謝仕平認為,這是未來潛力最大的業態。
專業店業態異軍突起
“這是市場細分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廣州商業總會秘書長羅志杰表示。廣州商業發展到現階段,需要突破單一賣衣服的功能,消費者需要新鮮、多元化的選擇。這些門店品類總量較少、商品數量不多;但他們的裝修另類、定位非常準確,不是面向所有消費者,而是有針對性的群體。
記者調查了解到,一家面積在1萬-2萬平方米的百貨公司,包括男裝、女裝、化妝品、鞋類等在內一般有10多個品類商品,其涉及的品牌租戶約有100-200個,其消費受眾基本覆蓋一家大小。而百麗的“人行道”有7000平方米,品類只有鞋這一種。NOVO有1600平方米,據該公司市場總監孫墨透露,NOVO廣州正佳店有25個品牌,但品類僅涉及休閑牛仔、日韓女裝女鞋、休閑服飾三條線,消費者也鎖定在年輕受眾。
“我在美國參觀時見過很多類似的商店,嚴格來說,它還是應該被稱為專業店業態。”謝仕平表示,相對于百貨公司而言,這種商店是將百貨公司中某一大類的商品進行組合,比如“人行道”全是賣鞋、玩具反斗城是玩具、絲芙蘭是化妝品、NOVO是個別類型的服裝、鞋和飾品;還有一些是家居、辦公用品等,定位相近但店內的品牌不同。
第三波百貨“分拆潮”
“中國零售業最核心、也是發展最充分、最傳統的業務就是百貨。”廣州楚睿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杰表示,但發展至今,中國的百貨業已經出現兩個趨勢:一是向“大”發展,百貨越來越“購物中心化”,比如廣百天河中怡店、廣州新一城店面積不斷擴大,功能不斷豐富;二是向“小”發展,越來越“小而精”。
記者調查發現,自1996年后廣州零售業網點爆炸式發展,導致零售業態出現細分后,百貨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末已經開始出現“分拆”現象。第一波分拆浪潮出現在90年代末,超市、電器、家具等成為第一批被剝離出百貨的業態。隨后,以國美、蘇寧為代表的家電專業店最早逐漸成熟。
百貨公司第二波分拆的品類是體育品牌,從2003-2005年開始。據悉,2005年,天河城百貨組建天河城運動營,將體育品牌商品單獨剝離開設專門門店。與此同時,百麗旗下的濤薄運動城開始在廣東擴張。目前,已進入正佳廣場等多個購物中心的勝道則是世界最大制鞋集團———臺灣寶成國際集團投資的香港裕元工業集團(HK.0551)投資設立。
“流轉較快的商品品類最早剝離百貨公司,但到2008年后,穿著類商品開始迎來第三波分拆。”黃文杰表示。記者調查發現,在這波分拆潮中,除了鞋、男女服裝、休閑服等穿戴類產品外,以玩通天、玩具反斗城為代表的玩具類,以迪士尼為代表的兒童服裝,以屈臣氏、萬寧為代表的健與美類,以及以莎莎、千色店、絲芙蘭為代表的化妝品類,甚至部分高端珠寶飾品等也成為分拆的對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