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織行業成績斐然 上升呈曲線
上半年,棉紡織行業成績斐然。根據統計,上半年市場出現強勁增長,紗產量達到1021萬噸,增長17.41%,布產量238.87億米,增長17.38%。
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表示,今年以來主要產品超過兩位數增長,主要是由于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基數低,因此今年增幅較大。與危機前的2008年5月比,各類產品的增長率基本達到2008年的水平,可以說,漸漸走出了谷底。行業上半年的成績不錯,具體到棉紡企業身上,他們的成績單又怎么樣?
交出滿意答卷
如今,很多企業體會到,與金融危機之前相比,競爭更加激烈。企業特色越來越明顯,產品的品牌越來越重要,設備優勢越來越突出,產品變化越來越快,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激烈的市場競爭沒有拖垮他們,反而激發了更強的生機。
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1~6 月份實現營業收入22.89 億元,同比增長42.71%,實現凈利潤1.62 億元,同比增長92.27%。江蘇悅達紡織有限公司的紡紗板塊1~6月份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快速增長。公司1~6月份生產各類紗線12711噸,同比增長49.18%;實現工業總產值5.1475億元,同比增長90.84%;實現銷售收入3.1453億元,同比增長64.31%。尤其在經濟效益上增速最快,1~6月份累計實現毛利4405.11萬元,比去年增加4625.43萬元。
處于中部地區的河南濮陽新三強紡織有限公司和江西海揚集團上半年的生產經營業績與去年相比也有大幅度提高。1~6月份,濮陽新三強公司累計實現入庫產量3620.5噸,與上年同比增加440.28噸;銷售棉紗3682.03噸,與上年同比增加575.25噸;銷售額9509.81萬元,與上年同比增加1958.95萬元;銷售回款9934.34萬元,與上年同比增加2447.91萬元;產銷率達到101.70%。江西海揚集團1~6月實現銷售收入1.02億元,產銷率和貨款回籠率都達到100%。
向管理要效益
上半年,企業不同程度遇到了用工荒、產品結構老化等問題,他們通過切實可行的措施,化解了這些困難,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
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業績取得大幅增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優化產品結構,增加新產品的推廣力度,產品結構優化率提高4個百分點,產品結構的優化提高了產品單價及贏利能力,從而使營業收入與毛利率均有所提高;5月份收購了新疆華孚紡織有限公司,產能擴大,產量增加。為應對東南沿海地區成本上升壓力,公司實施產業西移,上半年通過產業西移使成本降低了10%。
濮陽新三強紡織有限公司緊緊抓住上半年較好的銷售形勢,積極采取措施解決“用工荒”難題,千方百計在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調動全員工作積極性等方面下功夫。公司通過加快設備更新換代步伐,淘汰了所有落后的普絡設備,全部引進投產意大利進口先進自動絡筒機,以及先進的專件和器材進行設備更新換代和技術改造。同時,全部投入優質棉生產,在前紡、細紗、后紡改進各工序半成品工藝及紗管容量,增加粗紗、細紗錠長,縮短運輸路線等辦法,使員工勞動強度明顯降低,勞動效率、產品質量明顯提高。
作為河北省唯一的紡織上市企業,石家莊常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把今年確定為“管理年”。年初,公司上下深入推進與管理標準“對標”行動,企業內部相互爭先進,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利潤總額、出口創匯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同比都有明顯提高。在“管理年”活動中,公司還瞄準高端求突破,與行業內高端和強勢企業對標。下屬5家老企業與安徽華茂對標找差距,學先進,提質量、增效益,新企業恒新公司以國內紗線質量要求最高的廣東溢達、山東魯泰為標桿,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種檔次,推出了羊毛、羊絨、牛奶、珍珠、天絲等新型纖維紗線,產品在市場上知名度越來越高且供不應求。
特色產品有市場{page_break}
除了加強內部管理,企業還在調整產品結構上下功夫。江蘇雙山集團以科技創新,品牌創新為核心,發揮自身工藝技術和先進設備的優勢,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由生產導向型向市場導向型轉變,積極推進產業升級。年初,該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帶領生產、經營技術人員跑市場,面向高端市場找客戶,依靠精品紗搶占市場制高點。經過調研論證,開發了粘膠錦綸混紡包尼龍絲、滌綸粘膠混紡包改性滌綸絲、棉跟粘膠混紡包改性滌綸絲、粘膠跟腈綸混紡包尼龍絲、純棉緊密紡包尼龍絲等粘膠系列特色產品。這些特色紗線遠銷歐美市場。目前,粘膠錦綸系列產品成為市場上暢銷的產品,客戶認知度高,市場需求旺盛,成為公司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該產品訂單一直排到2013年。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認為,2010年中國紡織經濟總體向好。經過金融危機沖擊,行業清醒地認識并著力解決了內部結構性矛盾,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感受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緊迫性,那種依靠廉價的勞動力、低附加值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發展策略應當得到根本轉變。上半年,部分企業也充分意識到了這種緊迫性,并以優異的表現印證了這一判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