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服企轉型升級風 高端縫制設備走俏
力克(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部人員喬筱麟最近發現,他們公司的產品這段時間特別受中小服裝企業青睞,市場銷售額呈不斷增長趨勢。
而在以前,由于他們的產品相對國產軟件價格比較高,前來購買的大多為國內大型服裝企業,中小企業并不多。造成這種局面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記者經過調查發現,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越來越多中小服裝企業轉型升級產生的需求。
中小服企轉型升級風
2010年的夏天已經過半,但中國制造業新的春天才翩然而至。這個春天不只來得有些晚,而且也不夠明媚,尤其對于那些中小企業的企業主來說,形容這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春天更準確一些。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任何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中國服裝產業都會極其敏感。有些時候,大企業憑借自身優勢還有可能相對規避市場波動造成的影響,但對于那些規模小一些的企業,就要每一次都隨之陣痛了。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來襲的時候,中小服裝企業的這種脆弱性就已經狠狠地凸顯了出來,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也被正式地提上了日程。但空有一腔熱情,沒有市場的推動,種種構想都會顯得有些蒼白。眾所周知,我國的服裝企業大多處于國際產業鏈末端,從事的都是對于國外品牌的貼牌代工生產,產品附加值低不說,也很少有叫得響的原創品牌。于是,金融危機好比一劍封喉,外貿訂單大幅萎縮。沒有生產動力的企業,盲目搞產業升級無疑是一紙空談。
有起必有伏,有危必有機。現在,機會來了,受國際上經濟形勢整體向好的影響,今年上半年開始,大量的外貿訂單又重新叩開了中國企業的大門,服裝產業開始回暖。有些企業老板甚至表示,現在訂單多到他們根本不敢去接,因為生產檔期早已排滿,如果不能按期交貨,損失就更大了。
按理說,訂單多了,該高興才對,為什么這些企業還是高興不起來呢?記者經過調查,發現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棉花、棉紗價格一漲再漲,原材料貨源偏緊,庫存量明顯不足,過去庫存量能滿足一個月生產用量,現在僅僅維持5—7天;二是人民幣持續升值,大大削減了中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的利潤空間,企業利潤攤薄嚴重;三是民工荒本來就是這種中小企業心頭的痛,屋漏偏逢連夜雨,“富士康跳樓”事件之后的漲薪潮更加令這些企業措手不及;四是新一輪的出口退稅取消雖然還暫未涉及紡織服裝業,但也不免前景黯淡。
可以說中小服企都被逼上了華山一條路,只有轉型升級這一條路可以走。不是漂亮地邁出這關鍵性的一步,就是被殘酷地踢出市場。大勢所趨,一些企業主不得不開始考慮企業轉型的問題了,提到轉型,不只是提高產品質量那么簡單。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在接受采訪時提出:“紡織服裝產業應關注價值鏈的提升,要引導行業注重從研發、設計、采購、制造、物流到營銷網絡的完整價值鏈的提升。”
對于具體的服裝企業來說,一邊是極具誘惑力的國外訂單,另一邊是民工荒和設備老舊,如何解決這中間的矛盾成為了當務之急。他們最先想到的是在技術上進行投資,也就是更新設備。其實,服裝企業裝備升級的熱潮從前幾年就開始興起,但當時熱衷于裝備升級的還都是些大企業,這一次中小企業也行動了起來。先進設備節省耗能、提高質量,更重要的是節省人力,減輕勞動力強度,正好對癥。
高端縫制設備走俏{page_break}
服裝行業回暖,自然要帶動與之相連的整條產業鏈,處于上游行業的縫制企業很快也有所反應。日前,本報記者從力克(上海)有限公司的銷售工作人員喬筱麟那里了解到,近兩個月該公司的銷售業績有了明顯的提升,銷售量比以前提高了至少2—3倍。問到原因時,喬筱麟表示,新增的購買力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服裝企業,這和他們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的產業升級不無關系。
和普通的縫制企業相比,力克所提供給客戶的是科技含量更突出的高端服務,能夠幫助生產商縮減多達10%的成本。這正好觸到了現在中小服裝企業的神經敏感點。如果采用這樣的一套解決方案,既實現了企業的產業升級,同時也有效地降低了成本,為什么不早一點下手呢,購買量會偏偏在現在這個時候井噴呢?說到底還是資金的問題,如業內比較著名的雅戈爾、海瀾這樣的大企業,資金相對充裕,早就實現了力克所提供的自動化生產。之前中小企業一直還下不定決心進行此項投資,而是拼了命地在勞動力上壓榨成本,這一次的產業變局刺激他們必須放手一搏,放棄早先的粗放式經營。
談到這,喬筱麟講了一個具體的例子,在接受采訪的當天上午她恰好接待了一位前來洽談購買事項的服裝企業老總。據她介紹,這個企業并不算大,幾百個工人的規模。雖然是被迫轉型,但出乎她意料的卻是,這個企業自身對于未來的發展思路很是清晰,他們是帶著明確的要求來找力克的,一旦采用了力克提供的方案,他們有著預設的期待值。雖然現在還處于購買協商階段,但這次交易成功后他們會對供應商有著自己的一套評判體系,以決定是否會在力克繼續他們的設備以及技術的購買。
也許并不是這個企業要求高,而是涉及到了服裝企業在購買這種高端服務時要面對的另一個關鍵問題,自動化的設備和技術就需要與之匹配的從業素質高的技術人員。沒有這樣的人員與之對接,再高級的解決方案也無法著陸。所以缺少這種軟性的人才更是中小服企升級路上的難中之難。雖然力克公司表示,他們會配套提供相關的售后培訓,確保技術人員在最快的時間學會相關軟件和流程。但這也給中小服企一個啟示,企業升級任重而道遠,除了硬件上的更新換代,更需要在軟實力上進行長足的跟進。
最后,喬筱麟表示,她相信中小服企的轉型升級將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延續下去,從國際的經濟態勢來看,服裝行業整體回暖;從國內的政策來看,國家支持中小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加快產業升級的決心也很大;從企業自身來看,他們已經從金融危機后的迷茫期轉變到了現在的實干期。不只是對于服裝產業,對于力克這樣的服裝上下游相關產業,這都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同時,反過來,一旦中小服企實現了在技術上的充實之后,也定會很好地實現成本控制,提高產品質量,擴大銷售量,增加自身在業內的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