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湖南省紡織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一、我省紡織產業的發展現狀
(一)產業基礎現狀
紡織品是我省傳統的出口產品。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經過改革改制、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我省紡織工業發展迅猛,紡織品出口穩步增長。2000—2008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達21.8%,行業綜合實力在全國由第23位躍升到第14位。
1、產值規模:目前全省紡織行業登記注冊的企業有7145家,擁有棉紡織、苧麻紡織、家用紡織品、服裝、化纖、產業用紡織品等10多個行業,產品門類齊全,品種豐富多樣。全省現有棉紡錠300多萬錠,織布機3萬臺,印染能力3億米,化纖生產能力9萬多噸,苧麻長麻紡錠17萬多錠,服裝生產能力2億件套。截止2009年11月,我省488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08億元,同比增長14.73%;完成工業銷售產值401.3億元,同比增長15.03%;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84.3億元,同比增長15.95%,均居全國第14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出口規模:2009年度,我省紡織服裝出口額46287.7萬美元,其中:紡織品出口額19721.3萬美元、服裝出口額26566.3萬美元,占全國紡織品出口總量的0.28%。
我省紡織品出口排前5名的企業依次是:湖南華升工貿有限公司出口額7998萬美元、湖南省絲綢進出口公司出口額6211萬美元、益陽市泰旺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口額2715萬美元、湖南省桃源杰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出口額1815萬美元、湖南朝日五內衣有限公司出口額1483萬美元,全省無一家過億美元的企業。
3、吸納就業和利稅:全省紡織產業鏈吸納各類就業人員逾400萬。其中直接從業人員70萬、從事棉麻種植的農民近200萬、相關商業流通人員130多萬,在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緩解就業壓力、促進新型城鎮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09年前11月,我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共完成利稅總額15.8億元,同比增長18.35%;完成利潤總額達78970萬元,同比增長16.07%。
4、品牌和技術裝備:重點骨干企業紛紛把爭創品牌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涌現了益鑫泰、夢潔等中國名牌2個,圣得西、忘不了、派意特、東信集團、株洲雪松、湖南中特等企業先后創建了湖南名牌28個(有效期內)。經過多年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我省紡織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現有1家國家級和11家省級技術中心。新型紡織裝備比重不斷提高,精梳紗、無結頭紗、無梭布等新型紡織產品占比分別達20%、30%和20%。產業市場化水平進一步提高,99%以上的企業實現了民營化。
5、產業集群和骨干企業:我省紡織產業集聚程度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常德棉紡織、益陽棉麻紡織、株洲紡織服裝等3個產業集群及華容縣棉紡織、漢壽苧麻紡織等8個產業基地,益陽和株洲蘆淞區分別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評為“中國麻業名城”和“中國女褲名城”。從2007年起,我省紡織行業共有22家企業被授予“湖南省農產品(紡織類)深加工產業化龍頭企業”,形成了1家過10億、6家過5億的龍頭企業,擁有1家上市公司。其中,棉紡織行業以東信集團、云錦集團、長沙銀太、常德銀陽等為代表,苧麻紡織以華升集團、沅江明星麻業和漢壽廣源麻業等為代表,服裝行業的重點企業有忘不了、圣得西、金鷹、益鑫泰、派意特和韶峰等,化纖產業的重點企業有湘維、湖南合力、湖南中特和瑞亞高科等,家紡行業的重點企業有夢潔家紡、多喜愛、寶麗、莎麗襪業、龍源等,紡織機械行業的重點企業有常德紡機、邵陽紡機和衡陽紡機等,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重點企業有湘南麻業、沅江鑫海繩網和惠同新材料公司等。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各行業排名,麻紡行業前十強中,華升集團排名第2,湘南麻業排名第7,其中,華升集團在全國苧麻行業排名第一;夢潔家紡集團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家紡行業首位;東信集團位列全國棉紡行業前30強;東方時裝公司和忘不了服飾綜合實力位列全國服裝行業前70位。
二、擴大我省紡織品出口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我省紡織品出口在近五年占比分別是2005年0.38%、2006年0.35%、2007年1.47%、2008年0.28%、2009年0.28%,在中部六省中只比山西省略高。
(二)面臨的機遇
2010年,隨著我國經濟刺激政策措施效應的逐步釋放,經濟將繼續企穩回升,紡織行業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一是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推動國內需求持續回升,國家推出的加快建設基礎設施、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等措施也為產業用紡織品提供新的發展機遇;二是國家擬培育和建設國家級紡織品服裝出口基地,并對紡織服裝出口實行了較高的出口退稅率政策,有利于穩定國際出口市場;三是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穩步推進。中央專項投資資金和省新型工業化引導資金、技術改造資金、工業發展資金的陸續投放,將促進各重點企業加速進行技術改造,提升行業競爭力;四是金融危機引發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變化,也為包括紡織產業在內的我國優勢競爭行業深入全球產業鏈,實施資產并購和品牌收購提供了機遇。
(三)面臨的挑戰
紡織經濟尚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期: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美、歐等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和居民儲蓄率持續上升,外需萎縮的局面還將繼續,國內市場的需求增幅也尚未恢復到以往的水平;二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紡織品出口帶來較大的阻力與影響;三是企業生產成本不斷攀升,水、電、氣等生產要素價格進一步上調,棉、麻、化纖等原料價格持續上漲,使得目前已經處于微利狀態的紡織企業運營將更加困難;四是人民幣升值也使企業出口成本不斷增高;五是各級政府推出的最低保障工資制度、定期增加工人工資的要求將進一步增加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因此,擴大我省紡織品出口,困難多,壓力大,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強力推進。
三、當前擴大紡織品出口要做的重點工作
(一)明確思路,制定近期出口發展規劃
以紡織產業發展為基礎,培育和壯大出口經營主體,建設出口優勢基地,發展中高端出口產品,優化出口市場布局,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努力擴大出口規模。
通過3年努力到2012年,紡織品出口規模達到10億美元,年均增長20%,其中苧麻產品出口 1.5億美元,服裝出口 5億美元,家紡產品出口1.5億美元,產業用紡織品出口1.5億美元,湘繡絲綢出口0.5億美元。
(二)抓住重點,擴大紡織品出口規模
1、培育和壯大出口經營主體。全省登記注冊的紡織品企業7145家,具有外貿經營實績的254家,占3.6 %(異地報關占96.4%,在長沙海關報關的僅占3.6%)。全年紡織服裝出口4.6億美元中,華升工貿、省絲綢進出口公司、泰旺紡織、杰新紡織、朝日五內衣、俊豐紡織、同享工藝等七家企業出口2.28億美元占 49.2 %。 擴大紡織品出口總量,要在培育出口企業和壯大現有出口主體上下功夫。一是培育一批新的出口導向型企業。對產品質量較好,管理水平較高,技術裝備先進的產品內銷型企業,傳遞海外市場信息,宣講對外貿易政策,培訓外貿經營人才,樹立這類企業開拓國外市場的信心, 使它們成為我省對外貿易的新力量,二是引進一批紡織品類加工貿易企業。在各類開發園區和具備條件的縣(市)區,加快標準廠房建設進度,引進和打造紡織品龍頭企業,形成一批關聯和配套企業,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鏈,使產業轉移入湘的紡織品加工貿易企業成為出口生力軍。三是出臺一攬子促進措施。盡快將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工作下放到縣(市)區,為企業辦理備案登記手續提供便捷、優質、廉價的服務。在不違反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在企業上繳五險,安置社會殘疾人員比例和工會經費拔付比較等方面,靈活執行有關政策,降低企業雇用成本,減輕企業負擔。積極有效組織紡織產業人力資源供給,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2、規劃和建設出口優勢基地。一是做好規劃設計。著眼全局,立足長遠,組織力量,圍繞《湖南省紡織產業振興實施規劃(2009-2011年)》,以拓展海外市場擴大出口規模為重點,做好紡織服裝產業出口優勢基地規劃。在出口基地的選定上,以紡織服裝產業集聚程度高、配套能力強的園區、或者企業優勢突出,帶動作用明顯的龍頭企業,或者產業基礎較好,當地領導重視,工作積極性高,經營環境較好的縣(市)區為原則。二是抓好基地建設。以規劃為依據,對被確定為紡織服裝出口基地的,制定較高的奮斗目標,提出明確的工作要求,使它們擔負起更大的出口重任。出口基地要加強質量標準建設,著力品牌培育,強化技術創新運用,完善企業內部管理,狠抓營銷網絡建設。對出口基地要在信息服務,政策指導、信貸投放和資金支持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努力促進出口基地的資源和產品優勢轉化為出口和市場優勢。
3、促進和擴大重點產品出口。一是擴大苧麻產品出口。我國苧麻產量占全球的95%以上,我省約占全國的50%,年產原麻14萬噸,苧麻紗線4萬噸,380萬米苧麻紡織品,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近1億美元。進一步擴大苧麻產品出口,要以洞庭湖的沅江、桃源、漢壽、臨湘為重點區域布局,以華升集團、明星麻業、廣源等企業為促進載體,以“洞庭”、“雪松”、“金爽”、“益鑫泰”為主要推介品牌,加強產學研、農工貿結合,進一步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改善出口產品結構。
二是擴大重點服裝企業產品出口。我省規模以上服裝企業100家,“圣得西”、“忘不了”兩家企業進入中國服裝業百強,朝日五、金鷹、益鑫泰、派意特、神州龍、麗時、韶峰等企業基礎較好,市場擴張能力較強。鼓勵上述企業開展新產品開發,根據市場需求和產品升級換代需要進行高起點技術改造,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院校合作,組建紡織服裝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開發與設計中心。建立服裝面料監測評價系統、自動裁剪系統、服裝設計三維虛擬圖形系統、電腦控制管理系統、生產吊掛傳輸系統、立體整燙系統、立體倉儲系統、產品配送中心等先進服裝加工設備和技術管理系統,努力提高出口服裝附加值,擴大服裝出口總量。
三是擴大家紡產品出口。我省形成了從產品研發、生產加工到市場營銷的完整家紡產品體系,涌現了夢潔、多喜愛、晚安、富麗真金、故園等床上用品知名企業,產生了龍源紡織、建輝紡織、寶麗紡織等印花沙灘巾重點出口企業。進一步打造集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文化于一體的具有自主品牌的拳頭產品,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織造、染整、提花、繡花設備,進一步提升家紡產品的生產水平,支持夢潔等企業建立海外銷售平臺,盡早進入歐洲高端家紡消費市場;支持龍源紡織等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滿足海外市場需求。
四是擴大產業用紡織品出口。我省化纖產品中的維綸和粘膠在全國有一定地位,中泰特種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具備國際先進水平,進入世界前三強。目前我省生產的基礎建設用、醫用、汽車用、漁業用、農業用、零售市場用、包裝運輸用等產業用紡織品的企業也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優勢。重點支持中泰特種裝備有限公司、湘維、思澤水溶布,鑫海繩網等企業開拓新興市場,提高海外知名度,擴大產品出口。
五是擴大湘繡、絲綢產品出口。湘繡是湖南的一張名片、但出口停滯不前。實施湘繡出口拉動計劃,打造湘繡重點出口企業,加大湘繡出口基地建設力度,支持湘繡企業在海外設立湘繡的推介陳列銷售網點、指導湘繡企業運用電子商務等現代營銷方式擴大出口貿易量。我省栽桑養蠶歷史悠久,2005年以來桑園面積穩定在10萬畝左右,產繭5000噸左右。蠶桑科研力量強,育種水平較高,其桑樹和家蠶育種處于全國領先水平,雖然我省絲綢紡織工業薄弱,但省絲綢總公司作為專業的絲綢進出口公司具有一定的優勢條件,特別是與廣東絲綢重組后,實力大為增強。充分發揮省絲綢進出口公司的人才和營銷渠道優勢,鼓勵實行品牌經營,支持其做強做大,提高湘絲的市場競爭力,擴大絲綢產品出口。
(三)三外聯動,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實施“走出去”戰略擴大出口
我省紡織服裝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行業內有影響力、控制力的大企業少,產業鏈不完整。要開發和篩選大的紡織服裝行業引資項目,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實施兼并重組,形成輻射帶動作用強,海外銷售網絡健全的紡織服裝外貿經營主體;繼續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形成大批紡織服裝的加工貿易企業。鼓勵紡織服裝企業通過境外辦廠,設立海外銷售平臺,帶動產品外銷,擴大出口份額。
四、擴大我省紡織品出口的建議
(一)加強領導,抓好《湖南省紡織產業振興實施規劃》的落實
紡織是我省貨物出口中總量排第4位的商品,擴大紡織品出口對于保持全省外貿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切實抓好《湖南省紡織產業振興實施規劃(2009-2011年》的落實,按照責任分工及進度安排,建議由省政府辦公廳調度和考核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工作實效。
(二)出臺措施,鼓勵和扶持紡織服裝企業擴大出口
1、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配套中央扶持政策,每年拿出省財政每年拿出專項資金,引導扶持重點企業和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建設。在科技開發專項資金、技術改造貼息資金、資源綜合利用配套資金、農業板塊基地建設資金、環境保護區域治理專項資金等各類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優先支持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對實行加工貿易方式的紡織服裝企業,省里關于發展加工貿易的鼓勵政策和資金支持要對其傾斜。
2、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開展銀企對接,對出口前景好的紡織服裝企業,銀行積極給予信貸支持;融資擔保機構向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實行政策傾斜。
3、加大展會支持力度。廣交會、相關海外展銷會重點支持紡織服裝企業,在現有出國參展扶植政策的基礎上,加大對紡織服裝企業參加國外展銷的支持力度,鼓勵和幫助企業在國外舉辦產品推介的專場展銷會。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