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快報:國內棉價創新高 調控措施將出臺
本年度以來,國內棉花現貨價格持續上漲,截至6月13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28)為17862元/噸,創棉花價格放開以來新高,2009年度棉價已上漲4851元/噸。
由于棉花需求增加;同時,2008年度棉價大幅下跌,國內棉花種植面積減少10%以上,產量下降,供需缺口加大,國內棉價自去年國慶節前后出現快速上漲,至年底棉價共上漲2000元/噸。國家有關部門根據市場情況,及時出臺了拋儲和發放進口配額等宏觀調控措施,中國棉花協會也連續發布行業警示,棉價過快上漲勢頭有所遏制,年末逐步趨于穩定,價格基本保持在15000元/噸左右。春節期間,國際棉花價格大幅上漲,且紡織形勢繼續好轉,國內外棉紗價格漲幅超過棉花,紡織企業用棉增加,再次拉動棉價快速上行,部分地區標準級棉花成交價已超過18000元/噸。
棉價上漲主要是由供求基本面決定的,同時國內外棉價相互聯動。主要原因:
一是紡織用棉需求旺盛。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形勢好轉,紡紗產量繼續保持調整增長,棉紗價格漲幅超過棉花,帶動棉價快速上漲;
二是新年度棉花生產形勢不容樂觀。據棉花協會調查,棉花播種面積與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穩定。另一方面,棉花生產開局不利,一些主產棉區災害性天氣頻發,棉花播種普遍推遲半月左右,市場預期下年度產需矛盾仍較突出;
三是去年年底以來,大宗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對棉價上漲有一定的連帶效應;
四是從國際方面看,國際組織預測全球棉花期末庫存預計會下滑,2010/11年度的庫存消費比則為1994/95年度以來的最低。紐約期貨和國際現貨市場棉價高位運行,與國內棉價聯動上漲。
五是社會資金進入棉市,不排除炒因素。
盡管當前高價位棉紗能夠支撐高棉價,但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紡織原料成本快速增長、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將加大企業運營成本,坯布、服裝等后道產品支撐力遞減,打壓后道企業的利潤空間,遲早會傳導至紡紗環節;外需市場受歐盟債務危機拖累,復蘇仍顯緩慢;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摩擦也不容小視。紡織企業的承受能力將決定高棉價能走多遠。
有關部門在積極協調新疆棉運輸的同時,將出臺相關調控措施,滿足紡織需求,保持市場穩定,實現新舊棉花年度平穩過渡。
端午節假期前一周(6月7日-6月13日),國內棉花現貨價格繼續上行,帶動電子撮合和期貨上揚,全周兩個市場各合約均上漲150元/噸左右。國際方面,受各國宏觀經濟數據向好,美元匯率回落,及美棉出口簽約創年度新高刺激,國際棉花價格強勁反彈。周五紐約棉花期貨近期7月合約周末結算價為81.54美分/磅,較前一周上漲了4.48美分;Cotlook A指數為95.4美分/磅,全周上漲5.8美分。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 M指數為96.2美分/磅,折1%關稅16727元/噸,低于國內相似等級價格1135元/噸;折滑準稅17207元/噸,低于國內655元/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