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積極應對IUU法規對我國水產出口的沖擊早訊
隨著國際市場需求量明顯回升,我國水產品一季度對歐盟出口量10.68萬噸,同比增長9.2%,但從環比數據來看,1~3月單月出口量連續下降,環比跌幅分別為0.57%、32.54%和22.54%。“降幅之大值得警惕。”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水產品監測預警分析師劉景景認為,這種變化主要是年初開始實施的歐盟IUU法規所致。
IUU捕撈是“非法、不報告及不管制”捕撈的英文簡稱。每年,世界范圍的IUU捕撈量約100億歐元,占漁獲總量的19%。IUU捕撈對漁業,特別是已經被過度捕撈的金槍魚等種類,對海洋環境及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經濟都有重要影響。世界糧農組織認為打擊IUU捕撈的重點是阻止其產品進入國際貿易。作為世界最大的水產品進口市場,歐盟已成為IUU捕撈的主要目標市場之一,每年進口的150億歐元水產品中有11億歐元為IUU捕撈產品。在此背景下,2008年9月29日,歐盟理事會正式通過了《關于建立共同體系統以預防、阻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和不管制捕撈的法規》(簡稱IUU法規),規定從2010年1月1日起對進入歐盟市場的部分海洋捕撈產品進行合法性認證。
沖擊已初步顯現并將繼續
為保證水產品輸歐貿易的正常開展,2009年2月份和10月份,農業部漁業局分別在山東青島、遼寧大連與英國、歐盟聯合主辦了兩次雙邊研討會,促進我國有關部門和企業了解IUU法規的新規定。2010年1月1日起,農業部為輸歐水產品辦理合法捕撈證明的確認及加工廠申明的認可。截至2月28日,農業部辦理了731批次、15031噸《海洋捕撈產品工作,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同時,還要注重并保證水產品來源合法。
“同時,還要警惕IUU法規成為貿易保護主義借口。”劉景景提醒說,歐盟IUU法規內容繁雜,有些方面還缺乏可操作性,如果被不適當的解釋、引用和延伸,很可能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借口,因此“希望通過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在減少IUU法規沖擊的同時,防止以打擊IUU捕撈為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的事件發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