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行業迎來黃金時期 原料短缺成掣肘
去年以來我國經濟全面企穩回升,在這個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亞麻紡織行業的日子卻過得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滋潤。歐美市場的持續性疲軟,亞麻行業進出口量的下跌,貿易摩擦不斷發生以及撲朔迷離的國際亞麻紡織行業帶來了太多不確定因素。
原料短缺,難以逾越的鴻溝
眾所周知,亞麻原料進口依賴率恐怕將會繼續上升,達到創紀錄的90%。
長久以來,亞麻一直是我國部分地區農民的傳統種植作物。但是,為何國產亞麻原料在亞麻紡織業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少了呢?當然,這和我國亞麻行業持續性的高速發展有著相當大的關系。不過,一些客觀存在的隱性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廣大亞麻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從而導致一些麻農放棄了亞麻的種植,帶來國產亞麻原料遠遠不能滿足我國亞麻紡織企業的需求。
云南省某州,地處西南邊陲交通、信息等相對閉塞。但是,這里卻有著得天獨厚的種植亞麻所需要的氣候條件。迅速提高當地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水平,一直是當地相關部門的強烈愿望。于是,從2000年開始全州開始引種亞麻。當時普遍認為,種植亞麻,能獲得比普通農作物高的經濟效益,是一項短、平、快的農業增收項目。因為亞麻種植的產量高、成本低,莖、桿、子粒都是寶,都可以創造經濟效益。
到2004年的時候,該地區亞麻種植達到高峰。老實說,從2000年到2004年的這4年間。亞麻種植確實給當地農戶帶來了實在的經濟效益。然而,隨著2004年之后國際市場的亞麻原料價格的不斷波動以及對國產市場的沖擊。該地區的亞麻收購公司出現了亞麻原料大量積壓,資金難以回籠的局面。
但此時,該地區的亞麻種植面積卻仍然在繼續大規模增加。這個不正常現象的結果就是導致部分亞麻收購企業無能力按合同及時收購亞麻,拖欠廣大農民巨額亞麻款。這必然會引起亞麻種植戶的強烈不滿,必然導致農民對亞麻收購企業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農民辛辛苦苦勞動得到的亞麻賣不出去,意味著沒有收獲,得不到應得的報酬;企業的產品賣不出去,沒有資金收購農民手中的生產資料,不但沒有得到利潤,反而負債累累。直到2009年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當地政府才不得不出面來清償了這些年以來企業拖欠農民的亞麻種植款。
表面上看起來,這件事情是圓滿解決了。但實際上已經嚴重挫傷了亞麻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農戶們不傻,他們也知道誰都不敢保證,政府會不會每年都用這樣的方式來代替企業解決亞麻的問題。于是,很多農戶轉而種植其他作物,導致亞麻原料的減少。
這類的例子曾經在我國其他亞麻種植區也是屢見不鮮的。
地方政府和亞麻企業,在培植亞麻產業過程中,對潛在的市場風險認識估計不足,對農產品產業鏈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不透,“公司+農戶”的產業運作機制不科學,公司與農戶利益關系處理不當,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農民科學種植水平低,是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也是必然結果。
部分亞麻企業不了解市場行情,對供需態勢一無所知。而農民又大多根據上一年的價格情況來盲目擴大或者減少種植的規模。這就直接導致了農民種植亞麻的收益如同“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自然而然的,種植亞麻的農民就越來越少了,國產亞麻原料也就更加無法滿足我國亞麻紡織企業的需求。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我國黑龍江、新疆等省區已經建立起了一定規模的亞麻種植、加工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我國亞麻紡織行業原料對進口的依賴性。但杯水車薪,以目前我國亞麻紡織行業的發展速度來看,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亞麻原料的進口比例仍然會居高不下。
國際行情,撲朔迷離難把握
2008年初春,中國北京還是春寒料峭的天氣。然而,一場中國麻紡企業和歐洲亞麻與大麻聯合會的討論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很顯然,歐洲方面對這次的磋商相當重視。不但是現任會長親自出席,連已經當選的下任會長也迫不及待地出現在了談判桌上。
雙方討論的焦點是就是亞麻原料的價格問題。有備而來的歐洲人,在羅列了一系列數據之后便以咄咄逼人的態勢提出:由于遭受比較嚴重的自然災害,雖然當時歐洲亞麻的種植面積比去年略有擴大,但亞麻原料的產量和質量都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歐洲麻農所得到的利潤降低了。所以,歐洲方面要求提高對出口中國的亞麻原料價格。
歐洲人還為自己單方面要求漲價找來了一大堆理由。世界農產品漲價,法國亞麻原料也應該漲價;中國消費品今年以來都出現了大幅漲價的現象,中國亞麻紗線和亞麻制品也應該同步漲價;歐洲種植亞麻的農民可以選擇種植亞麻,也可以選擇種植其他農作物,亞麻原料漲價是為了保持亞麻種植面積,對中國亞麻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明眼人都會看出歐洲方面說出的最后一點已經帶有威脅性質了。他們沒直截了當說出來的話無非就是:要是亞麻原料不漲價,我們就不種亞麻了,中國的亞麻生產企業也就沒有原料開工了。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想起我國2009年至今的鐵礦石談判。在某些“精英分子”的鼓搗下,經過曠日持久的磋商鋼鐵行業在被外國人“陰”掉7000億之后換來的卻是鐵礦石漲價100%的鬧劇。
面對歐洲亞麻與大麻聯合會的態度,我國方面接招的卻是國內幾家較大的亞麻企業。這幾家國內亞麻生產龍頭企業紛紛派出了董事長、總經理等高層參加討論。他們也七嘴八舌的提出了若干不能漲價的理由。其中,頗為神奇的兩條理由是:第一、歐洲亞麻原料過度提價后,白俄羅斯、埃及等國的亞麻種植會慢慢發展起來,歐洲的亞麻種植會面臨更大的挑戰。第二、中國是目前最大的亞麻紡織國家,是中國亞麻紡織的發展拯救了歐洲的麻農,使他們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第一條理由可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中國亞麻企業這種想歐洲人之所想、急歐洲人所急的國際主義精神不得不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二條理由更是讓人匪夷所思。中國古語云: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中國亞麻生產企業的言下之意難道是,歐洲麻農要懂得感恩,萬不可忘恩負義。很難說,這種以我中華禮儀之邦的道德水準去要求歐洲農民。是很傻,還是很天真。
據說臨近會議結束,還有中國的亞麻生產企業負責人匆匆趕來。
這樣各自為政的我國亞麻行業顯然不是目標明確,擰成一股繩的歐洲亞麻與大麻聯合會的對手。隨后,到2008年10月亞麻原料的進口價格漲到了3美元左右一公斤。“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在原料短缺的大背景下,我國亞麻生產企業也不得不花高價進口亞麻原料。
然而,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危機很快便將高價位的亞麻原料掀翻在地。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全球亞麻紡織品市場的持續疲軟,致使我國亞麻原料的進口數量銳減,呈現持續低迷的狀態。到2009年10月,我國進口亞麻原料的價格僅僅1.32美元一公斤。跌幅超過2008年同期的一半。
顯然,亞麻原料的降價必然導致亞麻紗、布價格的下跌。我國亞麻生產企業,要么是庫存有亞麻原料,要么是積壓有亞麻產品。亞麻原料價格的大起大落,給我國亞麻行業帶來的只有損失。
我國亞麻行業,在市場形勢不好時的“價格大戰”,在市場好時的“原料大戰”,經濟效益好時的“過熱建設”等,都說明我國亞麻行業在還缺乏有效的調控力度,未能形成集約經營、規模經濟的整體優勢,這是影響我國亞麻價格不斷大幅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國內市場,擺脫困境的出路
依稀記得90年代末,筆者還混跡在象牙塔里面的時候。某日午后,一個不知名的長發女生抱著幾本書,穿著一條亞麻的格子花色連衣裙從面前飄然而過。長發披肩,裙角擺擺,那情、那景著實讓人感覺賞心悅目。十多年過去了,女孩子的模樣早已忘記。但那條亞麻面料的連衣裙卻始終記憶猶新。
縱觀我國內銷亞麻紡織、服裝的蹤跡。
亞麻服裝已經亞麻紡織產品在國內市場的滯銷,和我國傳統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金庸先生的小說里,天下第一大黑社會組織——“丐幫”的工作人員全部都是身穿麻衣,還披著麻袋。麻袋披得越多,則表明他在這個組織的行政級別越高。但是,這些人卻都是乞丐、叫花子。在中國人的眼光里,這都屬于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窮苦兄弟。他們穿的均是麻衣,則說明在中國人看來麻制品都是不入流、拿不上臺面的。
再者,中國人的父母仙逝,子女皆要“披麻戴孝”。從這種傳統來說,穿麻衣在中國人看來也是不吉利的事情。所以,亞麻服裝在國內市場業績平平也事出有因。根深蒂固的傳統,是亞麻服裝在國內銷售慘淡的因素之一。
我們回過頭來看歐美市場,歐美人一直認為亞麻制品是高貴與奢侈的象征。在一流航空公司班機的頭等艙里,在倫敦的薩伏依飯店,如巴黎的喬治五世飯店和香港的曼德飯店內,人們都能見到亞麻織物的身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