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維護“三類人員”合法權益
從石家莊市司法局獲悉,在扎實開展“關愛農民工、下崗職工、農村留守人員”法律援助專項行動中,縣級基層工會也積極配合參與法援服務。截至目前,全年共接待來電來訪咨詢4410人次,辦理援助案件1676件,切實維護了“三類人員”合法權益。
法律援助“降檻擴面”。該市將三類人員的經濟困難標準由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5倍放寬到低收入標準;對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下崗職工因勞動合同糾紛、社會保障申請法律援助,農民留守人員因受到人身傷害、繼承贍養申請法律援助,屬于貧困人口的三類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均免于經濟困難標準審查;持有居住證的三類人員在居住地可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務。
暢通“綠色通道”。在公共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設置農民工、下崗職工、農民留守人員維權醒目標識;對三類人員實行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對情況緊急,即將超過仲裁時效或者訴訟時效的,或者涉及人數眾多的群體性案件,暫不審查經濟困難條件,先行受理指派,事后補交證明材料;對因嚴重疾病等行動不便的實行預約式、上門式、一站式服務。積極推進“12348”法律服務熱線智能信息語音平臺改造,確保及時解答咨詢。
開展精準法援服務。各縣(市、區)法律援助中心加強同住建局、就業局、民政局、等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動態掌握三類人員數據。經摸底了解,省會共有農民工人數140588,下崗職工人數16825,農村留守人員22310人,工地232個,通過核實法律援助潛在對象,制定完善法律援助專項行動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等法律服務活動。
提升法援辦案質量。對涉及三類人員的案件選派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高的人員辦理,對重大、疑難、敏感以及5人以上群體性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具有3年以上辦案經驗的律師辦理。并按照《石家莊市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細則》嚴格事后案件評估,對不合格的辦案人,不支付或降低標準支付辦案補貼;對優秀辦案人,適當提高辦案補貼。逐步實現法律援助案件零投訴。
基層工會積極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為適應法律援助范圍的進一步擴大,滿足群眾對法律服務質量的更高需求,深澤縣總工會就積極與法律援助中心在當地建立起法律援助工作站,為各受援人提供了更加精準化服務。
相關鏈接:
在山東省泰安市務工的川籍農民工蔣先生來電咨詢稱,今年6月,他在工地上扎鋼筋時,不慎從二樓摔到了一樓,導致其腿部及手腕部受傷,住院兩個月,包工頭墊付了近3萬元的醫藥費。但近幾個月,包工頭一直沒給付工資,他只有向工友借錢生活。幾天前,他要求用工方按工傷政策支付其工傷賠償,對方卻以各種理由拖延。蔣先生問:眼看年底工地就要完工了,到時包工頭走了,找哪個給我工傷賠償呢?怎樣才能索要到相關的賠償呢?
針對蔣生先遇到的問題,四川·成都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律師稅清蓉表示,按照有關規定,在上班時間,在上班地點受傷,應算作工傷。像蔣先生這種情況應是工傷。首先,只有用人單位在法定的期限內未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工會組織才能作為第二順序申請主體,持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等材料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其次就是勞動能力鑒定,待傷殘等級下來后,就可直接申請有關工傷保險待遇。一般遭受工傷,可享受醫療費、康復治療費、輔助工具費、停工留薪和護理費等工傷醫療待遇;因公致殘的,根據不同傷殘等級,分別享受不同的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等工傷傷殘待遇。
再者,如果用人單位為職工購買了工傷保險,則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相關工傷待遇;如果沒有購的,則由用人單位承擔相應費用,可直接起訴用人單位,要求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還可以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申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墊付,墊付后可依法向用人單位追償。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