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對外貿易協會總干事:歐中貿易是機遇不是威脅
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據中國官方統計,2016年前10個月中歐雙邊貿易總值接近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好于同期中國外貿總體表現。但有人質疑稱,大量涌入的“中國制造”正危及歐盟企業生存,沖擊當地就業。
“如果不從中國進口,我們甚至沒法慶祝圣誕節。”談及歐中貿易對歐盟的價值,歐洲對外貿易協會總干事艾偉德笑著說。
在中國貿促會與歐洲對外貿易協會29日在北京主辦的“推動自貿合作,提升中歐經貿關系研討會”上,艾偉德多次批駁貿易保護主義觀點。
歐盟貿易總司副司長佩特里西奧尼此前表示,貿易的價值不能僅用金額來衡量,而應按誰是受益者來考慮。“在歐洲民眾中,有一種不平等的情緒正在蔓延:對中國的便宜產品,最終誰是受益者?歐洲普通民眾有什么真正的收益?”
出于這種擔憂,盡管中國多次呼吁,但歐盟對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以及到2016年12月11日如期履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承諾義務一直猶豫不決,或找理由拖延,或討價還價。
“很多人認為中國是歐盟經濟繁榮的威脅,這是錯誤的”,針對貿易保護主義,艾偉德有點激動,“中國對歐盟多么重要!中國是國際價值鏈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歐盟零售業、采礦業等很多行業來說也非常重要。”
艾偉德指出,中國加速崛起的中產階級和龐大的消費市場對歐盟企業“極具吸引力”。至于工作崗位流失,“這是自動化和智能化造成的,而不是中國‘搶走’的。”
他強調,事實證明歐中貿易對歐盟經濟來說不可或缺,必須抵制貿易保護主義觀點。“與中國開展貿易不是威脅,而是歐盟經濟發展的最大機遇。”歐中雙方經貿合作潛力巨大,現在要做的是把這種潛力進一步釋放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推進雙邊貿易的一大舉措,中歐自由貿易協定正在醞釀。關于該協定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如果該協定順利達成,2030年中歐雙邊貿易規模將在2011年5672億美元的基礎上翻番,超過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所帶來的貿易增長紅利。
相關鏈接:
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及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連連支付CEO劉永安認為,隨著人民幣加入SDR等人民幣國際化的持續推進,跨境支付業務將迎來增長爆發期,并將有力推動外貿發展。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對跨境貿易的扶持政策,為外貿行業及跨境電商企業創造出了越來越多的便利條件。
另一方面,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跨境支付方面的日漸活躍也為外貿行業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連連支付支持美元、歐元、英鎊等多個幣種,極大方便了跨境貿易商家。
“跨境支付業務潛力巨大,但必須在服務創新、產品創新、風控、合規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尤其重要的一點是,應該借此良機"借船出海",利用自身的技術及產品方面的創新優勢開發更多海外客戶,通過雙向發展來擴大連連支付在跨境支付的領先地位。”劉永安說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