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可一次報檢通關
11月11日,中國電子檢驗檢疫主干系統(e-CIQ)在山西正式上線運行,標志著檢驗檢疫業務全面進入“規范化集中統一管理”新時代,免除了企業在口岸與目的地、產地與口岸間二次報檢煩惱,節省了人力物力,大幅縮短進出口貨物在港口的滯留時間,提高通關效率。
該系統上線后,將原來在口岸和內地之間的“T號轉單換證”模式升級為“一號到底”模式,各檢驗檢疫機構之間實現了申報和監管信息的共享共用。
以2015年為例,全省檢驗檢疫機構共受理出入境報檢1.7萬批,按每批節省300元計算,可以為進出口企業節省費用約510萬元。
中國電子檢驗檢疫主干系統開啟了檢驗檢疫“互聯網+質檢”模式,實現了檢驗檢疫數據全國大集中,與原CIQ2000業務系統相比較,實現了全流程、全業務、全覆蓋的跨行政區、跨業務轄區的一體化全新業務模式。
9月12日,主干系統在山西檢驗檢疫局和侯馬檢驗檢疫局試運行。目前,我省所有檢驗檢疫業務全部通過主干系統受理。該系統試運行以來,檢驗檢疫部門共受理報檢3141批,其中入境貨物155批,出境貨物2684批,出境包裝302批。
相關鏈接:
這是一組振奮人心的經濟數據:1至9月,三門外貿出口增幅從最低點的-24.47%逐月回升到2%,全縣自營出口總額31億元,出口增幅從原來的全市第七連超三位上升到全市第四,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外貿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三門外貿出口為何逆勢上揚?11月11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政策加碼,推動企業邁開步子
“多虧政府幫我們買了出口信用保險,以前不敢接的一些大單子,現在也能放心接單了,目前我們外貿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說起政府的扶持政策,浙江寶隆戶外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麗君很是肯定,“以往我們這樣規模的企業需要自行投保,再由政府給予一定補助,沒想到今年也可以享受政府統一投保了,真是省錢又省心。”
原來,為了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降低企業風險,三門將政府全額買單、統一投保的范圍由出口額在200萬美元以下的企業擴大到出口額在300萬美元以下的企業;對其他自行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企業的保費補助由30%提高到40%。
得益于政策調整,今年寶隆戶外等18家出口額在200至300萬美元之間的企業,可以享受到該政策的好處。截至目前,該縣共有92家小微企業享受到統一參保政策,24家企業單獨投保,覆蓋率達65%;截至10月底,參保企業報損12起共270余萬美元,均及時得到不同程度的賠付,有效降低了企業出口的收匯風險。
除此之外,該縣還對參加重點展會的企業給予100%的展會費補助,對一般性境外展會費給予70%補助,并出臺了擴大出口、出口“回歸”等一系列外貿穩增長政策,為出口增長進行政策加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