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脈:其實每個人在資源層面都是富足的
剛入職場的人,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都說人脈關系很重要,但我怎么才能獲得高端人脈?和他們拉關系?拿到他們的名片?做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紹?過年過節提上一盒月餅?稍微動一下腦筋,你就能想到這個人脈問題的死結—你就是因為沒有社會資源,你才要找高端人脈。但是人脈的關鍵是雙贏,你自己什么資源都沒有,怎么贏?我經常在身邊聽到有人吹牛逼——我的手機里面就有誰誰誰的電話,或者歷數家珍地說誰誰誰的父親是誰誰,在哪工作,然后又換了誰,顯得大家都和他是親戚戰友……這個時候我就腹黑地在一邊內心嘀咕—悲催的不是沒有電話,悲催的是有電話你打過去,卻還是執話筒相看淚眼無語竟凝噎—那些真正擁有交換資源的人,即使沒有聯系方式,也能在需要的時候找到人脈。
第一,未來的資源。為什么那么多的企業高管愿意義務地指導剛剛起步的人?為什么在大部分的世界500強中間,都有義務職場導師關系?為什么很多社會知名人士愿意放棄本來可以談合同的時間去大學演講?他們看到的就是這些優秀的年輕人未來的資源。拿李開復為例,他任谷歌總裁期間,大部分的時間都投給了大學生的未來資源—講座、出書、創辦我學網—這也給了他帶來豐厚的回報,他幾年后的創新工坊就是建立在當年的大學規劃生創業者之上。能夠擁有未來資源的人,需要兩樣東西:好的潛質和感恩之心。前者讓你值得投入,后者讓別人投入能收回。
第二,愿景的資源。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大家內心的夢想,這也是一個甚好的資源。回想起來我自己職業發展,最多資源的時候,總是在完成很多人的夢想的時候。在汶川,我電話打到只有一面之緣的盧勤老師的手機,這個電話通過團委找到德陽市教育局長,教育局長鏈接上很多企業老總,老總參與帶來很多一線的記者,一流的醫生,這些都成為我未來寶貴的資源—我清醒地知道,不是當時的我有多好,而是我或多或少在幫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今天我創辦的新精英也是這樣—我們的辦公室裝修、圖書館的很多藏書、做自己學校的全套設計、公司每個季度的內部學習,都是以前的校友無償提供給我們的。不是我有多好,因為幫助別人成為自己的樣子,也是他們所想吧。
第三,心理和身體的資源。任何人都有心理和身體的需求—別想歪了—我說的是心理支持和一起運動的快樂。這個與社會資源無關,再強大的人也有心理糟糕的時候,陪伴他們的不開心,默默做點支持的事情,一起去打球、登山、踏青。很多資源,就在玩和傾訴中間產生。最后三個關于人脈資源的建議:1.先給后得。既然是你主動要收獲,那么你就應該主動投入;2.對等投入。最好的人脈對象不一定是高端人脈,而是與你能量相若,但領域不同的人,聚集更多這樣的人,你自然就有了向上的議價空間;3.長期投入,別那么快求回報。記得,和任何投資一樣,是時間而不是單次投入帶來收益。時間帶來機會,機會帶來收益。如果你想一投就有,今天投入明天就拿支持,我建議你還是找個街邊的可樂販賣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