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稅收計劃到底是什么意思
稅收計劃是政府預算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為正確發揮稅收計劃的作用,必須徹底改變以基數為依據編制稅收計劃的方法,實現零基稅收計劃。長期以來,中國稅收計劃的編制和分配一直采取“基數×系數+特殊因素”的方法。其中,“基數”主要是上年的稅收計劃或上年實際完成的稅收收入,“系數”主要是根據財政支出需要確定的本年度稅收收入增長比例,“特殊因素”主要是有可能造成本年度稅收收入大幅度增加或大幅度減少的個別因素。這種以基數為依據編制與分配稅收計劃的方法比較簡便,確定的計劃指標也具有較好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其缺點主要是由于基數與依照稅法有可能取得的稅收收入不完全吻合,系數主要考慮增加稅收收入的要求:沒有充分考慮經濟總量與結構的變化,特殊因素考慮得不全面、不準確,使得所確定的計劃指標與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依法征稅的結果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種計劃與實際的差距,即使在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健全的國家也無法完全消除,但在“計劃至上”的計劃管理體制下,卻把行政指令駕于稅收法律與法規之上,造成實際稅收制度對法定稅收制度的背離,扭曲了稅收政策,也造成了稅收管理的畸形發展。
零基稅收計劃源于零基預算,是零基預算的組成部分。與基數稅收計劃相比,零基稅收計劃的主要特點是取消基數在計劃編制與分配中的基礎作用,一切從零開始,也就是完全以經濟發展水平和稅收法律、法規為依據,重新編制每個年度稅收計劃。
零基稅收計劃的編制必須以科學的稅收預測為基礎。為此必須在稅務系統內部建立健全稅收預測機構,同時努力發展高等學校與科研機構中的稅收預測組織,形成系統內稅收預測機構與系統外稅收預測機構相結合的稅收預測體系。同時必須確立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計劃編制體制,努力保證稅收計劃的客觀性,防止主觀意志對稅收計劃的干預和影響。稅收預測的方法主要有因果分析法和時序分析法,在預測實踐中應當以因果分析法為主、時序分析法為輔。
在計劃執行階段,應當將零基稅收計劃作為指導性計劃,而不是作為指令性計劃。在這種體制下考核稅務部門的工作業績,主要不是考核稅收計劃完成情況,而應考核稅收管理的有效性,具體包括稅務登記率、納稅申報率、申報真實率和稅款入庫等。為保證零基稅收計劃的執行,需要改革政府的預算管理。首先必須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徹底改變用財政支出制約稅收收入的做法。在此基礎上,當稅收收入不敷財政支出時,努力通過公債發行彌補收支差額,防止隨意改變稅收計劃,用稅收計劃適應支出需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