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榮獲“商標保護獎”
記者余瀛波今天,國家工商總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上海市召開中國商標金獎頒獎大會,表彰在商標創新、運用、保護和有效利用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
經評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榮獲“商標創新獎”;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單位榮獲“商標運用獎”。
值得一提的是,獲獎名單中,除了企業,一些成績突出的行政和司法機關也榜上有名。在“商標保護獎”獲獎名單中,就包括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判第一庭、福建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等6家單位和個人。
另外,同2011年舉辦的首屆“中國商標金獎”評選獎項相比,今年的評選還增設了“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特別獎”。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處、青島市推進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領導小組、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家單位榮獲這一獎項。
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在會上指出,自國務院2008年發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全國工商、市場監管系統大力推進商標戰略實施,我國商標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商標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社會和企業商標意識顯著提升。
數據顯示,近年來商標申請量逐年大幅增長。其中,2014年全年的申請量達228.5萬件,是2008年的3.3倍。今年10月,商標有效注冊量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達到1007萬件,我國已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
對于本次中國商標金獎評選,張茅認為,展現了我國企業、行政和司法機關運用商標品牌服務經濟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對于提升中國商標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增強我國商標注冊、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張茅強調,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注重發揮市場經濟規律特別是競爭規律對品牌價值的認定和評判作用,同時,要切實履行好監管和服務職責,大力推進商標品牌戰略實施,努力推動我國由商標大國向商標強國轉變。
然而,張茅同時也坦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的平均商標擁有量還比較低,世界知名品牌還不多,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還不強,還不是商標品牌強國。
比如從數量上看,2011年我國萬戶企業平均擁有的注冊商標為1074件,韓國為2167件,美國為3024件;2014年底,我國每萬戶市場主體的商標擁有量為1210件,比2011年增長12.7%,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