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西方職場你必須有全球思維才行
如果一名中國職業人士要去西方國家,他(或她)必須掌握的關鍵要素是什么呢?
在我為拙作《全球思維》進行的采訪中,北京劍平國際投資公司的創始人、榮譽主席兼首席戰略顧問黃劍平先生是首批受訪者之一。他提出使用一套全球勝任力量表,來描述一個人從中國職業人士發展到全球職業人士的進度。盡管我們沒有試著將這種理論科學化、系統化,但在我們進一步討論時,這套量表的簡潔性使其非常實用。以下是黃博士的觀點:
對一些中國職業人士來說,超越6級有可能是無法做到的。例如,有些人代表中國公司在中外合資企業擔任中方代表,有些人仍然主要忠誠于中國創始人,要他們把這種忠誠用在外國投資者身上,他們可能永遠不會感到自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職業人士不大可能擁有讓自己“少一點中國思維”的意愿,而這種意愿正是發展出全球思維的必要條件。
“要讓一名中國職業人士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成功,至少需要兩個階段。如果我們使用1-10級的量表,到達6級是相對容易的,它涉及到了解對方國家的基本的語言、習俗和基本法律。但超越6級,達到第二階段,是難以實現的,因為它非常微妙。從1級發展到6級,職業人士只需要完成一系列小步驟。這些對中國職業人士來說通常很容易實現,因為其中涉及到的是記憶能力和純粹的技術訣竅,大多數精通英語的中國人都可以在數月時間里達成。但從6級發展到10級則是巨大的跨越,那里也正是中國職業人士最經常敗下陣來的地方。”
雖然黃博士的模型是概念性的,且沒有對各級進行具體描述,但如果有的話,它們可能是這個樣子的:
在西方環境中獲取成功的相對模型
1級——對外國商業慣例一無所知,且幾乎不會任何一門外語。
2級——對對方國家商業慣例有基本了解,有限掌握英語或該國語言。
3級——對一國或多國的商業慣例有中等程度的了解,適度掌握英語。
4級——對一國或多國的商業慣例有有中等程度的了解,熟練掌握日常英語或對方國家語言。
5級——深入了解對方國家的習俗和商業慣例,大致了解西方國家的商業慣例。熟練掌握英語或該國語言。擁有跟外國人共事的重要經驗。
6級——5級基礎上再加上擁有外國生活經驗。能成功使用英語或該國語言展現溝通技巧,不僅包括人際討論,同時也包括使用英語或其他外語進行展示演講。
7級——6級基礎上再加上對中外文化差異加以利用的意愿。能大量使用英語或對方國家語言的溝通技巧,包括能基于結果而非僅僅依照個人在企業層級中的位置來發揮影響力和說服力。
8級——7級基礎上再加上擁有豐富的外國生活經驗。在與客戶、分析師以及雇員討論和解釋企業愿景時能做到游刃有余。開始在商業和文化方面發展出一種有別于中國思維的“全球思維”。
9級——8級基礎上再加上對外國價值觀、信仰以及理念的良好把握。相對于中國思維,更傾向于全球思維方式。
10級——思考和行動與外國本土人士無異,完全的全球思維。
對那些希望成為全球職業人士的人來說,他(或她)必須問這樣一個問題:自己是否真的能夠放棄對一國的忠誠并把自己切換到全球思維呢?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職業人士無法再熱愛他們的祖國,愛國總是一件好事。但真正的全球職業人士必須能夠在全球環境中代表自己的公司,僅僅在國際上代表中國已經不再足夠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