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加班”這件小事兒
有沒有打電話約朋友吃晚飯,對方答道“不行啊,今天又要加班”的情況?你是電話兩端的哪一個呢?這個月你又加了幾天班?明天的你還會加班嗎?在職場,“加班”這件小事兒幾乎是茶余飯后必備話題。那么,在大眾都以為全力以赴、加班加點、力爭上游是職場常態時,你又在如何評價這件事情呢?
有時候加班是因為某個項目工作量較大,需要投入;而似乎更多時候,大家的情況都和用戶“HavenZhao”很類似,即在工作已經完成的時候,看著滿屋子加班的同事會很不好意思準時回家,不然就連晚飯時遇到項目長,都會覺得“自己像是個犯了錯的孩子,也如一個犯過罪,剛從號子里面出來的人一樣,似乎覺得全世界都在議論我這個不加班的家伙。”
即使工作已經完成,好多人也會選擇繼續“加班”,不管有沒有效率,能不能做事,還是有沒有在工作。反正我在電腦前面,我要給同事,給領導留個好印象:這個員工在努力工作,在加班,很敬業。那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用戶“胭脂兔吐吐”提及過的,“如果不是在有固定效率的生產線,加班就是浪費企業資源及打擊員工忠誠度。”“白墨冰”也寫過文章提倡“消滅加班族,就是消滅低效率,消滅浪費。”
也有一部分人對“加班”現象帶著一種積極的眼光去衡量。比如用戶“稚子言商”在論壇當中曾經說過,“時間就是金錢,你準備花多少金錢去買那一份經驗呢 ”,并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闡釋,用積極的態度應對的額外工作時間,其實是在利用有效時間實現職業積累,有助于未來的厚積薄發。
用戶“烽行天下”在話題討論中發表了更為中立客觀的觀點,即“從人性化方面,我贊成準點下班。從個人發展方面,我贊成加班。正所謂:八小時以內求生存,八小時以外求發展。加班不一定全部都是在延續本職本日的工作,而是針對平時工作來自由式的工作。如果真的是八小時以內的工作沒做完,那么加班真的是被認為效率低下才加班;如果你制定了一系列的學習計劃在下班后去完成,那就不會被加班所累。”
當然,一個運行良好的公司很像一套系統化很強的機器,可是機器里的人不是冷冰冰的零件,而是擁有各自生活及工作方式的個體。大家討論的過程中都沒有絕對否認或者肯定“加班”這個現象,那么如何讓這部機器人性化地運轉并做到流暢而高效,就要看這部機器的“機械師”,也就是企業管理層的技術和手藝了。
用戶“orchids”總結,“從一個管理者的角度來說,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潛能,這里的潛力包括軟性的能力(智慧,經驗,創新等),還有就是硬性的‘體力’(工作效率,工作時間等),這兩者的乘積就是工作的實際工作產出。讓員工覺得在公司里工作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在那樣的大的環境下,我想員工的偶爾的加班會是非常快樂的、充實的。如果管理者能做到這個境界,沒有員工會抱怨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