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三大模式
企業集團公司對集團內成員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可分為“集權式”、“分權式”和“集團總部指導下的分散管理”三種。
“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該模式的集團,財權絕大部分集中在母公司,母公司對子公司采取嚴格控制和統一管理。集權式特點是財務管理決策權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少部分的財務決策權,其人財物及供產銷統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資本籌集、投資、資產重組、貸款、利潤分配、費用開支、工資及獎金分配、財務人員任免等重大財務事項都由母公司統一管理。母公司通常下達生產經營任務,并以直接管理的方式控制子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子公司只相當于母公司的一個直屬分廠或分公司,投資功能完全集中于母公司。
集權式模式的財務管理優點:一便于指揮和安排統一的財務政策,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二有利于母公司發揮財務調控功能,完成集團統一財務目標;三有利于發揮母公司財務專家的作用,降低了公司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四有利于統一調劑集團資金,保證資金頭寸,降低資金成本。其缺陷,一是財務管理權限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易挫傷子公司的積極性,抑制子公司靈活性和創造性;二是決策壓力集中于母公司。
“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該模式下子公司擁有充分的財務管理決策權,而母公司的管理以間接為主。其特點主要表現為:財權上子公司在資本融入及投出和運用,財務收支費用開支,財務人員選聘和解聘,職工工資福利及獎金等方面均有充分決策權,并實際情況做出更大的財務決策;管理上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方式來干預,而以間接管理為主;業務上,鼓勵子公司積極參與競爭,搶占市場份額;利益上母公司往往把利益傾向于子公司。
財務管理權限集中與分散互為反正,由此產生的利弊也大致相反。分權式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優點:一是子公司有充分的積極性,決策快捷,易于捕捉商業機會;二是母公司決策壓力減輕,減少直接干預子公司的負面效應。該模式的缺陷:一是難以統一指揮協調;二是弱化母公司財務調控功能,不能及時發現子公司面臨的風險和重大問題;三是難以有效約束經營者,從而造成子公司“內部控制人”問題。
集團總部指導下的分散管理:絕對集權和絕對分權是沒有的,集團總部指導下的分散管理模式強調分權基礎上的集權,是一種集資金籌集、運用、回收與分配于一體,參與市場競爭,自下而上的多層決策的集權模式。此模式既能發揮集團母公司財務調控功能,激發子公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經營者及子公司風險,有利于克服過分集權或分權的缺陷,有利于綜合集權與分權的優勢,是很多企業集團追求的相對理想模式。
選擇集團財務管理模式應考慮的主要因素:三種模式各有千秋,一般而言,企業集團選擇財務管理模式時應主要考慮股權集中度、子公司性質、集團規模、母公司經營者風格等因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