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只能和職工約定一次試用期
咨詢:我是某單位的勞資人員,因為單位發展的需要,急需招聘幾名銷售人員。在應聘人員中有一位曾在我單位工作過的職工陳某,之前陳某在我單位從事的是文員工作??紤]到陳某對單位的工作情況比較熟悉,打算再次招聘陳某從事銷售工作。陳某這次應聘的銷售崗與之前從事的文員崗工作性質不同,請問我單位與陳某是否可以在新的勞動合同中再約定一次試用期?
答復:據天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據《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主席令第73號 [2012])的文件規定,“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p>
如果用人單位錄用了陳某,即使陳某這次從事的工作崗位與之前工作崗位不同,單位也不能在勞動合同中再次約定試用期。
相關鏈接:
下崗職工李中于2008年6月,經熟人介紹到某外資企業工作,擔任門衛一職。2014年9月25日,企業以公司內部管理方式變化為由解除了和李中的勞動關系。勞動關系從2008年6月存續到2014年9月25日,共計6年零3個月。在這6年中,該企業一直沒有和李中簽訂勞動合同,也未依法給李中繳納養老、醫療、失業等各種社會保險。李中曾多次找到企業負責人,請求為其繳納社會保險,但均以其是臨時工身份為由遭到拒絕。李中只好以個人名義按時繳納養老和醫療保險等費用。
李中被單位辭退后,曾多次找到有關部門投訴上訪均無果。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李中于2014年12月2日來到西安市總工會信訪室上訪,請求工會幫他維護合法利益。
李中案基本案情:企業違反《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拒絕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隨意解除合同,侵犯職工合法權益。
要幫李中維權,首先要確認李中和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工會信訪室經過調查了解,取得大量的證據,證明李中和某企業存在勞動關系。隨后,工會與該企業取得了聯系,該企業工作人員態度強硬,明確表示拒絕工會的調解。
工會信訪室根據有關規定,決定走法律程序,為李中提供法律援助,并委派專人為他代理訴訟。
根據法律程序,首先經過合同履約地——戶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庭審時,工會為仲裁庭提供了“辭退通知書”,“勞動者離職前12個月工資單”等大量的證據,有力證明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并依據有關法律對申請人的申請訴求在事實及法律適用方面提出三點意見:一是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金補償問題:根據《社會保險征繳條例》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不僅是勞動者的法定義務,更是用工單位的法定義務,用人單位應該為勞動者繳納養老保險和社會保險。二是經濟補償問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在解除雙方勞動關系時,立即給勞動者按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三是失業保險金問題:根據陜西省《失業保險條例》實施辦法規定,用工單位應當依法為勞動者繳納失業保險,在解除雙方勞動關系時,勞動者可以享受按月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待遇。由于用人單位未按法律規定給其繳納失業保險造成李中無法按月領取失業金。因此,申請人李中該項損失應當由被申請該企業承擔。
經過兩次開庭,工會委派的代理人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武器,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同意仲裁委的調解。
2014年12月16日,經過仲裁,戶縣仲裁委作出裁決:被申請企業支付申請人經濟補償金等各項費用合計31000元,于本調解書生效后3個工作日內一次性付清。雙方簽訂了《勞動糾紛和解協議》后了結此案。
《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十條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和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還規定: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渡鐣kU法》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該企業侵犯職工的合法權益,職工在工會的幫助助下,以法律為武器討回公道,充分說明法律是公正的。同時也提醒企業經營者要遵法守紀,否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