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之下我國外貿實現增長透露出哪些信號?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劉學智分析,2014年5月以來,除11月由于較高基數導致出口增速較低以外,其余各月出口增速均高于7%,表明下半年出口總體保持穩定增長,其中對美國及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保持較高增速。從出口商品和出口貿易方式看,無明顯異常波動項目,勞動密集型、高新技術以及機電產品均保持正常水平的穩定增長,一般貿易略好于加工貿易。這表明出口增長較為真實和穩健,在外需回暖的國際環境下,未來出口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長。
鄭躍聲說,目前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競爭優勢削弱,主要表現在國內勞動力成本增加,融資成本增加和資源環境約束加大。但是,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仍然保持著高位,這說明我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然具有其競爭優勢。
據介紹,2014年我國對外貿易對新興市場雙邊貿易的比重上升,表明市場多元化取得積極進展。2014年我國在與歐美等傳統市場雙邊貿易保持較好增長態勢的基礎上,對東盟、非洲、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雙邊貿易增速明顯高于總值的增速;與東盟、非洲、俄羅斯和印度外貿進出口值合計占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為20.2%,較2013年提升了0.8個百分點。
此外,我國對外貿易中一般貿易比重在提升,顯示出我國貿易方式更趨合理,一般貿易在我國外貿出口當中所帶來的增加值和反映的國內經濟發展實力更加突出。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總值占同期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為53.8%,較2013年提升了1個百分點,同期加工貿易所占的比重為32.7%,與上年基本持平。
在進口方面,盡管我國進口增速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而出現連續2個月的負增長,但劉學智說,經測算,進口的真實需求其實并不是數據反映的那樣差,去年12月份主要進口商品的進口量實際有大幅增長。這一方面由于進口促進政策發揮效應;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出內需有所改善的積極信號。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說,在全球需求結構變化、國際分工體系調整、貿易保護主義強化的情況下,世界經濟增長對國際貿易的拉動作用正在減弱,我國對外部需求疲軟長期化應有所準備。面對外貿發展的復雜形勢,今年商務部將深入落實穩定外貿增長和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進一步優化進出口環境、減輕企業負擔。
鄭躍聲說,2015年影響我國外貿發展的有利與不利因素交織,總體而言,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外貿易也進入了穩增長、調結構、提質量為特征的新常態,預計今年外貿增速將略好于2014年,發展的質量效益也將進一步提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