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游記看選擇團隊領導的奧秘
一、專業與專長優劣勢比較
僅就唐僧和孫悟空比較來看,孫悟空的優勢很明顯:首先是孫悟空本領高強,大鬧天宮毫發無傷,騰云駕霧去西天一天幾個來回。一路上急難重險都虧他出力。他把花果山治成一方樂土,組織管理能力強。唐僧除了誦經念佛,還會什么緊箍咒。
孫悟空騰云駕霧、降妖除魔、七十二般變化對西天取經重要不重要?重要,不重要就不會進入取經團隊。但是取經的核心要素?不是。因為取經過程中經歷的太多險難也不是孫悟空的神通可以排解,而是靠天庭、各路神仙乃至觀音、佛祖親施援手。多數時候孫悟空更象是一個通訊員,而不是常勝將軍。再說佛祖根本就不希望取經人一天之內就把真經從西天運到了東土。恰恰相反,佛祖最想中意的取經人是沒有神通但愿意歷經艱險的人。這樣才可以弘揚佛法,讓世人珍惜。用現在的話說:營銷。
這么說來,大家都看好的孫悟空的神通對當領導不但不是優勢,反而是一個劣勢了。這是孫悟空不能當領導的一個奧秘。
唐僧會什么?唐僧會念經,這是一個基本條件,是優勢。唐僧會念經這是佛門中人的專業和專長,專業功底深厚扎實。有人說唐僧是官二代,佛二代(金蟬子轉世),先天條件好。但會念經的和官二代佛二代都不少,而其他人沒選中,會念經不是核心優勢。
以上分析的是兩個人在外在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上的優劣。孫悟空所長的神通成了當領導的否定項,唐僧的專業功底、出身背景是優勢但也不是不可替代,因此也不是核心優勢。
二、個性特質:決心勇氣與毅力比較
那么唐僧的優勢在哪里?深入到內在的精神層面。唐僧勇敢有擔當不計較。他受觀音點化和接到唐皇詔命,毫不遲疑地接下取經使命,沒有猶豫,沒有畏懼,沒有做勝負優劣分析,看似很盲目地服從安排接受使命。這與孫悟空遇事都計較形成極大反差。
最重要的是,唐僧歷經一次又一次生死劫難,展現了無所畏懼的勇氣,堅忍不拔的毅力,堅定不移的信念,堅強不屈的意志,內心非常強大。這與孫悟空的時不時評功擺好、動不動鬧情緒回花果山的個性形成了很大反差。是唐僧引導孫悟空逐步堅定了信念。
正是唐僧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才真正從思想上統一并領導了整個團隊曾經犯錯又各懷心思的取經人。如果不是唐僧的這種執著精神,取經一定不能成功。因此,在堅持、堅韌、堅強和毅力這個精神層面上,孫悟空遠不如唐僧了,高下立判。
因此唐僧內心強大的精神品質是他的核心優勢,也是他適合當領導的第二個核心奧秘。那么唐僧怎么會有如此強大的內心精神世界?動力來自哪里?
三、動機:起心動念為眾生
唐僧內心強大的根源是愛。唐僧自幼蒙難,在寺院中長大,種下慈悲心。他的愛體現在:幼年以柴換魚放生;走路都怕踩死螞蟻;見不得孫悟空殺生,不管是人是妖還是惡魔。然而這些都還只是小愛,不足以支撐他強大的內心。
真正讓他內心強大的是大愛之心,是慈悲心。唐僧長期在長安洪福寺修行,年紀輕輕成為大德高僧,在生化寺講經,唐太宗都是他的粉絲。觀音現身提出三藏佛經可以普度眾生救苦救難時,唐僧第一時間站出來向唐太宗領受取經使命。
唐僧不計個人安危得失,毅然決然地一意西行,只為取得真經,根本上是內心深處裝著眾生的苦難,決心里有普度眾生的宏愿大愛。正因為有此大愛和大慈悲,所以才使他在取經路上堅持、堅韌、堅強、堅定。
因為有大愛,所以內心很強大。因為內心很強大,所以一切的資源都被安排和配置過來,齊天大圣孫悟空成了護駕人,天篷元帥和卷簾大將成了化齋、挑行李的小跟班,即使是胯下的腳力,也是曾經的西海龍王三太子!觀音受佛祖差遣全程跟蹤常施援手,各路神仙、佛道大佬都似乎隨時待命助唐僧降妖伏魔。
唐僧的大愛之心和普度眾生的宏愿,深受佛經教化,自然與佛祖的價值觀相同,能夠做到上下一心,與佛祖保持一致。選唐僧當取經團隊領導,佛祖能不放心?
因此,唐僧心中那份在佛祖教化下的大愛和慈悲心是他成為取經團隊領導的最核心奧秘!
西游記里唐僧歷十三年取得真經只是故事。但在歷史中的唐玄奘歷經十七年才完成取經宏愿,沒有佛祖觀音齊天大圣們的護駕,所要經歷的磨難、艱險更是數不勝數寫不勝寫,真實的唐玄奘內心必須更強大更堅韌更堅強,內心的大愛一定更堅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