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臺商法律服務社舉辦涉外法律沙龍
活動中,與會臺商和服務社律師代表對臺資企業的涉外合同糾紛、勞動合同糾紛以及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維護企業知識產權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熱烈互動,法律服務社社長顧迎斌社長及金昕、吳文彬三位律師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現場進行了深入精辟細致的講解,使得參加活動的臺資企業負責人受益匪淺。
南通市臺協會會長劉璟芳代表南通臺商對服務社的關心和幫助表示感謝,并希望服務社為在通臺商提供更為專業更為全面貼心的服務,讓更多的臺商受益。
南通市臺商法律服務社自2014年4月24日成立以來,受聘律師由16位增加到24位,已先后解決了5起臺資企業法律糾紛,受到了廣大臺商朋友的一致好評。
南通市臺辦副主任沈林主持活動。他表示以后這樣的活動會越來越多,將通過律師走訪企業和“法律體檢”等方式幫助更多的臺資企業解決法律糾紛問題。
相關鏈接:
上周閉幕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在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時,提出“加強涉外法律工作,運用法律手段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國公民、法人在我國的正當權益”。
分析人士指出,十八屆四中全會釋放出中國更加重視涉外法律工作的強烈信號,預料今后除了進一步修訂完善現有涉外法律,中國還會加快制定一些新法,包括領事保護、對外投資等方面的立法,并加緊培養涉外律師人才。
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入,中國與世界的聯系空前緊密。2013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達到9800多萬人次,成為全球出境旅游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預計2014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將達1.1億人次,增長13%左右。
經濟持續發展,推動中國海外投資呈爆發式增長。據統計,2013年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901.7億美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預計,未來5年中國對外投資將達5000億美元。
“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商貿交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發生糾紛的幾率也在增大。”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黎宏表示,在新時代背景下,仍然像過去一樣單純依靠外交手段維護公民在海外權益容易受制于人員不足、成本過高等因素,效果也難以保證。
他認為,更大范圍地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公民海外正當權益,是世界潮流和時代需求。十八屆四中全會及時作出相關部署安排,展現出國家維護公民權益的決心,也是國家綜合實力增強的體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