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省級牛仔科研平臺落戶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紡織學院和服裝學院聯合申報的“湖北省牛仔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順利獲批,這是國內目前在牛仔服裝領域的唯一省級科研平臺。據了解,武漢紡織大學致力于研究牛仔服裝近10年。去年9月,該校成立牛仔服裝實驗室致力于研究牛仔光學運用研究,加速推進了湖北武漢智能織造。
牛仔服也可以功能齊全
防水、防油、防污,這種功能齊全的“三防”牛仔服裝將在該校牛仔科研中心內成為可能,比如油污,只需簡單擦拭就能清潔。這一技術將克服傳統牛仔服裝沾染油漬不易清洗的缺陷,避免“因一滴油漬而毀了一條牛仔褲”的現象。牛仔科研中心帶頭人易長海教授告訴記者,隨著市場消費的急劇增加,消費者對于牛仔服裝的功能性更加看重,牛仔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通過運用功能性纖維材料或科學的后整理技術,以達到或部分達到某些消費者的特殊需求,最大限度的實現牛仔服裝的功能性。“我們曾經用做出了第一條木棉牛仔褲,利用木棉中空小微的特點,制出的牛仔服裝不僅輕薄美觀,而且冬暖夏涼,可抑菌除螨。”易教授說,雖然以木棉為原料的牛仔服裝比起傳統牛仔布有抑菌防潮的作用,但木棉成衣不能水洗,所以在推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
打造一款敏感膚質也可以穿的牛仔服
“我們在過敏性人群中做過大量調查,并努力的去發開一款適用于敏感膚質的牛仔褲,這要求在人體皮膚和面料之間達到表面微生態平衡。”易教授告訴記者,自己身邊有部分人群為敏感膚質,穿牛仔褲會出現過敏現象,于是萌生了開發適用于不同膚質的牛仔褲的想法。為了應對不同年齡、皮膚的人群對于牛仔服裝的要求,實驗室主要從人體的生理特點、消費者心理學與人體感知學的角度結合牛仔面料的特性研究牛仔服裝著裝者的舒適性并開發出系列產品,目前這一研究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目前制作一條牛仔褲會制造200——300公斤廢水!”該校紡織學院易長海教授介紹,傳統牛仔服裝生產工藝流程較長,圖案單一、程序復雜且大量采用化學試劑,易造成水資源浪費和污染,時尚好看的背后往往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而且這樣的牛仔服裝既不環保又不健康。紡大牛仔研究實驗室為了改變傳統牛仔服裝生產中存在的弊端,使用激光、臭氧與數字化加工技術,對傳統牛仔生產工藝加以改革創新,實現了微水生產。運用實驗室研發出的清潔化技術制造的牛仔服每件產生的廢水降為50公斤。除此之外,數字化加工還能取代傳統生產工序中的手擦、噴砂、噴馬騮等工藝,縮短流程、提升附加值,真正實現牛仔服裝的物美、價廉、時尚、環保。
“湖北牛仔產業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只有前端的棉紡企業,后端的牛仔布、洗水、后整理等環節都還未補齊。”易長海教授說,湖北省牛仔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作為重要的省級科研平臺,對于聚集高層次人才,提高學校研究開發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行業技術進步以及特色育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