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錫鳴:機能鞋創新須依據科學
“機能鞋”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日本,隨后傳到臺灣。而去年以來,泉州不少企業開始試水兒童“機能鞋”,建立專業研發團隊,一些童鞋企業還與臺灣企業開展合作,邀請臺灣專家為機能鞋把脈。臺灣腳型數據庫專家許錫鳴此次也來助力泉企創新。
記者:機能鞋在臺灣發展到什么水平了?
許錫鳴:從概念來講,機能鞋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各種功能的細分,比如戶外防水鞋、網球鞋、籃球鞋、跑步鞋等,第二類是通過力學、醫學等各種技術來實現的健康鞋。
第一類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我們現在說的機能鞋主要是指第二類。以我們公司為例,主要就是通過生物力學來達到科學的足弓支撐,達到骨架平衡,讓腳回歸最舒適的狀態。
事實上,臺灣在十七八年前就開始有機能鞋,但直到近幾年,消費者的接受度才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目前,臺灣機能鞋的客戶主要是兩大群體——兒童和中高齡人群,前者是預防各種足部問題,后者是通過保健緩解很多問題。
記者:據說,目前泉州有多家企業跟你們開展合作,主要是哪方面的合作?
許錫鳴:我們從去年開始跟晉江好幾家鞋企合作,設計、鞋墊定制以及智能選鞋都做。不過,泉州鞋企在鞋子的設計上已經相當完善,我們大多只是做微調,目前更主要的是通過各種設備來幫這些企業建立智能選鞋系統。
不同體態、不同足形對鞋子的要求會有很大差異,但靠現在的流水線大批量生產,很難實現真正的機能鞋概念。目前,我們會通過光學式動態足底壓力檢測儀、靜態足底掃描儀、3D足底曲面掃描儀等各種量腳儀器,來得到客戶更全方位的足部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在設計上,就會進行相應的補償,以適應客戶需求。未來,流水線一定會細分為更多小眾化的生產線。
記者:現在這么多企業都瞄準“機能鞋”市場,力圖有自己的創新,您覺得怎樣才能殺出重圍?
許錫鳴:我認為,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就像3D打印剛出來時那么火,但只有找到真正的切合點,才可能成功。目前大陸雖然算剛起步,但我相信很快就會趕上來。
現在各企業都在講創新,走差異化,你看市面上的機能鞋推出那么多功能,力學的、醫學的、按摩功能的、紅外線的等等。差異化是對的,但我有時也會有點擔心。機能鞋這些差異化的IDEA,應該是有科學研究認證過的,有足夠的科學理論來支撐,而不是某個人靈機一動創造出來的。否則,這些功能非但不能促進健康,還可能對人體有所損害,這是企業和消費者都應該認識到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