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發明金屬鼻子 能嗅出植物什么時候要喝水
“有了這只‘金屬鼻子’,我家兩畝大棚茄子,一個月用水量節省四分之一,長勢也很不錯。”近日,遠在江蘇崇安區的一位菜農,給浙師大一名大二學生打來電話表示感謝。
他所說的“金屬鼻子”,是一種智能節水灌溉控制器,發明者是浙師大應用電子技術教育專業的大二學生余澤航。
“平常的灌溉裝置,都是固定時間澆水,晴天雨天都一樣水量。而這個‘金屬鼻子’,可以根據空氣濕度、溫度和不同植物需水性,完成自動澆灌,一滴水也不浪費。”余澤航說。
為什么會有這個發明,原來他爸爸是銷售電子產品的,經常有客戶反映,自家蔬菜大棚,灌溉裝置不智能,浪費水,調整參數費時費力,一遇到干旱,莊稼又喝不夠。
余澤航平常愛鼓搗小發明,這話聽多了就上了心,如果莊稼能說話就好了,什么時候需要喝水,要多少。
今年3月開始,他自己編程,焊電路,采購硬件設施,折騰了3個星期,一個巴掌大小的方盒子成型了。
余澤航介紹,簡單來說,就像是給灌溉設備裝上一個“金屬鼻子”,它自帶的干濕球、溫度計,可以檢測環境的濕度和溫度。測出的數值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可以通過控制閥門,調整澆水間隔和時長。同時還可以根據植物的耐旱性設定澆水量。
這個“鼻子”靈不靈?今年暑假,余澤航和爸爸一起,在家中開辟了一小片試驗田,種上馬鈴薯,記錄每次數據。經過多次改進,今年9月,這只“金屬鼻子”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爸爸把兒子發明的產品放到網店,很快就收到全國各地發來的訂單,幾個月內獲得近萬元純收益。
“下一步我打算加入記憶芯片和快捷鍵,讓它變得更聰明。”余澤航說。
雖然他還只是個大學生,但平時搗鼓的東西真不少。他是個典型宅男,不過,是宅在實驗室。
今年暑假他幾乎沒出門,在實驗室連續待了一個半月,天天都在里面設計程序,寫算法,焊電路,從早到晚,害得門衛大伯每天都要催。
有時候太晚了,他干脆帶上一條瑜伽墊在實驗室睡。
余澤航說,他的夢想是發明更多節能產品,將來再開一個節能電子公司,讓更多人受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