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中國籍員工發霧霾津貼基于日本勞動法
上周,一則消息將日本電器制造商松下公司推到了風口浪尖。有媒體披露,松下公司計劃向從日本赴任中國的員工發放“大氣污染津貼”,以補償“PM2.5”對員工身心造成的危害。“而中國籍員工則不在發放對象之列。”輿論隨之嘩然,“中國員工被排除”、“歧視”、“雙重標準”,這些媒體標題中的關鍵詞在當前復雜中日關系背景下刺痛了國人敏感的神經。
面對指責,松下總公司4月9日在回答人民網駐日本記者求證時首次做出回應。其日本總公司廣報負責人表示:此次計劃發放的津貼并非專門針對中國“大氣污染”和“公害”,僅是海外常駐員工“生活環境補助”調整的一部分,判定適用范圍的基準無關國籍。
“大氣污染津貼”從何而來?
松下公司介紹說,此次備受媒體爭議的津貼發放并非針對中國環境狀況而單獨出臺的應對措施,只是日本國內“春斗”(即企業工會春季為提高員工待遇與經營方展開的交涉)的內容之一。今年“春斗”中,日本國內員工獲得了多項權利,如平均薪酬增加2000日元、可休假照顧患病家庭成員等。提高海外常駐員工“生活環境補助”也是其中的一項。根據公司規定,海外常駐員工的津貼每兩年根據所在國居住環境、治安狀況等的變化做出相應調整。因此,中國部分城市的“PM2.5”和“霧霾”問題被作為漲薪依據記入了報告。但據稱,此項津貼最終是否發放目前尚未確定。
中國籍員工被拒之門外?
較之“大氣污染津貼”,更讓中國媒體糾結的是津貼發放對象,中國籍員工沒有申請此項津貼資格嗎?對此,松下總部解釋:“生活環境補助”初衷是為了讓員工在環境迥異于日本的海外能夠更加身心投入地工作。因此,發放對象僅限于從日本派往海外的工作人員。但同時也強調,判斷津貼適用范圍的標準不是國籍,而是雇傭條件。被松下日本公司雇傭并派往中國地區的中國籍員工,也同樣領取津貼。
據稱,日本各大綜合商社僅“海外危險津貼”一項就多達8至15個等級,涵蓋眾多派駐國家。除北非、中東、部分南美國家,以及亞洲的巴基斯坦、阿富汗等“不安定區域”外,甚至印度也因飲水和飲食對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而被劃入支付對象國的范圍。而員工因此獲得的利益也相當豐厚。日本《勞務時報》統計顯示,以電器行業常駐上海的35歲男性為例,每月除日本國內工資外還可獲得平均約3300美元的各項津貼補助,遠超國內薪金標準。這種優厚待遇曾促使眾多商業精英奔赴海外,為日本創造出更多價值。
對于大型跨國企業而言,制定其分公司入職員工的相關待遇更多是參照分公司所在國的相關規定。此次松下面向從日本派駐到中國的外派員工發放津貼,是基于日本國內的勞動法規及勞動慣例,因此中國當地招聘的員工不在此范圍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