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職場中的說話技巧 為你的職業生涯鋪平道路
命令式的語言能給人以歧視、不尊重的感覺,這種感覺會削弱人的積極性,有時還會讓人反感,產生這樣的感覺,自然會對結果產生不良的影響。要養成這樣布置任務或工作的習慣,不但不降低你的權威,反而會更大提升你的魅力。
1、一語概全最傷人
說話就事論事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很多時候人們說話時,就會把意思擴大化、深層化。
如,孩子在倒水時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家長有時就會說:“你天生就是一個敗家子。”想一想,就打碎一個杯子,就把人定性為敗家子,這與文化大革命有什么區別。
換一種說法:“沒關系,以后注意,你能自己倒水,說明你在成長,我們很高興。”
切記,從觀念上不要給任何人下結論;從語言上不要給任何人下定論。事情是變化的,人也是在變化,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每件事都有積極的因素,就事論事,決不概全。
2、情緒不穩少說話
人在情緒不穩或激動、憤怒時,智力是相當低的,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高度的情緒不穩定時,智力只有6歲。在情緒不穩定時,常常表達的不是自己的本意,道理理不清,話也講不明,更不能做決策,不要相信“急中生智”的謊言。生活、工作中,一句反目成仇,甚至鬧出命案的例子舉不勝舉。
3、幽默的話語分時說
有人很幽默,給人添加了不少交流的歡樂,但幽默要分時分地使用,切不可不分時間、地點隨意幽上一默。
唐王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卻因大臣的一個幽默錯殺了一員大將。有一次,李世民接到密報,說邊疆守將王和可能要謀反,逐約幾名朝廷重臣商議,這時大臣李展內急,因事情緊急,李世民與幾個重臣就先開始商議對策,正在大家拿不定主意時,李展如廁回來了,他回來看大家都很嚴肅,就想幽默一下活躍一下氣氛,說到:“惡疾之存,傷身誤國,斬之最佳!”他本意是說自己拉稀,又傷自體還誤國事,沒有了才最好呢??衫钍烂駴]有那么想,他以為李展是讓他殺了王和,就說到:“依卿之意吧”,李展還說:“皇上圣明”。事后查明,王和根本沒有反心。
4、愛是一股無窮的力量
說話時以愛為根基,從關愛的角度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會讓人產生力量。我們常常會鬧出這樣的笑話,孩子犯了錯誤碼,家長一怒之下,把孩子暴打一頓,還會美其名曰:“我不是為你好嗎!”,你能肯定你的孩子會把你的行為理解成為他好嗎?
部屬有了問題,領導會猛批一頓,并會最后補上一句:“這是為了讓你記住,也是為你好!”你的員工怎么理解,誰都說不準。
5、能讓出成績也是一種藝術
誰也不會喜歡一個搶功的人,人們往往更希望得到鼓勵,讓出成績也是鼓勵,這主要是指智慧上的成績。
如,我們在探討某某難題的解決方案時,有時是在自己的提示下,別人想到了辦法,這時就需要說:“你這個方法很有創意,可以一試。”而不是說:“我想法啟發了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