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總會戴上外向面具 變得外向是種能力
我的朋友亞歷克斯,他在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做公關主管。亞歷克斯告訴我,外向偽裝是他在七年級時就教會自己的事情,那時他覺得其他的孩子都欺負他,所以他要變得外向。
亞歷克斯觀察人們說話、走路的方式,尤其是那些占據主導地位的男士。亞歷克斯還從他天生的優勢中獲益:“我知道男孩子基本上只做一件事——追女孩子。那時我已經跟幾個女生有過交往,另外我很擅長體育,有兩把刷子。”
如今,亞歷克斯完全是一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領導風范了。我從來沒有見他心情不好過。但是,如果你在談判桌上遇到他,你會看到他好戰的一面。而如果你打算跟他共進晚餐的話,你就會看到他內向的一面。曾任教哈佛心理學的布賴恩·利特爾教授,他在哈佛的課程總是座無虛席,下課的時候根本不需要鈴聲,大家的掌聲就足以說明他受歡迎的程度。熟悉利特爾教授的人會知道,拋開他的公共形象和教學上的榮譽,他其實是個非常憂郁的人,絕對的內向者。聚會上,只要他有機會或者借口“呼吸一點新鮮空氣”,他就一定會逃離那個喧鬧的地方,同朋友進行一些安靜的交談。如果他被迫外出太久或者被卷入任何帶有沖突性的情境,他就會生病。
你可能會感到疑惑,像利特爾教授這樣的超級內向者,是怎樣讓自己在公開演講中做得這么好呢?這個答案非常簡單,而且同他開創的心理學新領域相關,那就是自由特質理論。自由特質理論認為,我們天生的因素與文化賦予了我們某些性格特征,比如內向,但是我們可以在某些“個人核心項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正如亞歷克斯在他學生時代所做的事情一樣。
換言之,內向者可以為了他們認為重要的工作、他們愛的人,或者任何他們重視的事情而表現出外向者的一面。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一名內向者會讓他外向的妻子去參加一個驚喜派對,而自己參加女兒的家長會。同樣,也解釋了一位外向的科學家如何能有條不紊地在實驗室里工作,為何一個隨和的人可以在商業談判中變得堅強,為何一個脾氣古怪的叔叔在帶著他的侄女去吃冰激凌時可以變得很溫柔。
當我們參與到那些個人核心項目中時,我們的生活質量會有大幅提升。這些個人核心項目主要是指我們認為有意義、可以進行管理、沒有太大的壓力,還會得到他人支持的事。當別人問我們“近來可好”時,我們可能會給出一個隨意的答案,但是我們真實的反應卻是對方在詢問那些我們的個人核心項目進展如何。
這也就是為什么利特爾教授這個絕對的內向者,會作出如此激情四溢的演講了。他就如同當代的蘇格拉底,深愛著他的學生們;為他們打開視野和致力于促進他們的成長,是他的兩大個人核心項目。
很多人會對戴著面具的自我感到不安,哪怕只有一小會兒。如果我們告訴自己那個偽自我才是真實的,而后表現出非自我的特征,我們最終會爆發,甚至會毫無緣由地抓狂。利特爾巧妙地解決了這種不安。我們只是裝作外向,沒錯,這種不真實在道德上也是模棱兩可的,但如果這是與自己熱愛的項目相關,或者是一次專業性的要求,那么我們所做的便正是莎士比亞所推崇的理想——對自己忠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