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機改進連桿結構 防止軸襯連桿松動
連桿是精梳機上用于連接搖桿和擺臂的傳動零件,每臺2件。經過長時間的高速運轉,連桿結構中鑲嵌的軸襯容易松動,影響精梳機工作的穩定性,為了保證精梳機的正常運行,我們對連桿結構進行了改進。
目前廣泛使用的精梳機連桿材料為40Cr,軸襯的材料為ZCuSn5Pb5Zn5。軸襯和連桿加工完后進行組裝,在組裝前兩零件要求選配,過盈量為0.03毫米~0.04毫米,裝配工藝為:把軸襯壓入連桿2-Φ26Js7(+0.11-0.11)孔內→磨兩平面→精鏜2-Φ20G6孔。由于軸襯的材料較軟,在裝配時,軸襯往往會被擠下一層,不能保證過盈量(0.03毫米~0.04毫米),在長時間運轉后,容易發生松動現象,影響精梳機的正常運轉。
改進后的連桿結合件增加了螺釘緊固結構,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連桿組合件的裝配工藝為:選配連桿和軸襯,要求過盈量0.03毫米~0.04毫米→將軸襯壓入連桿2-Φ26Js7(+0.11-0.11)孔內→鉆攻4-M6螺孔→用4-M6×6螺釘緊固軸襯→剩余孔口部分焊平→外表面打磨光滑→磨兩平面→精鏜2-Φ20G6孔。
原結構在組裝時軸襯稍有偏斜,過盈量就難以保證,軸襯容易松動。但當2-Φ20G6的孔鏜大后,可以將軸襯擠壓出,重新壓入軸襯后再加工,降低了零件的報廢率。
改進后的結構在2-Φ20G6的孔鏜大后,軸襯不能壓出,零件只能報廢,不能再利用。但此結構在機器長期運轉后,軸襯和連桿不會發生松動,可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行。
通過對連桿結構的改進,精梳機在長期高速運轉后,軸襯和連桿不再發生松動問題,減少了用戶的更換時間及費用,使精梳機在市場中更具有競爭力。□山西經緯合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胡立英
E7/5精梳機是20世紀90年代瑞士立達生產的一種機型,目前仍在許多紡織企業中應用。在生產實際中一些企業發現,該機的繼電器控制系統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控制線路復雜,因定時器、繼電器、限位開關較多,導致控制柜外形龐大,內部接線復雜;二是可靠性差,由于觸點多且壽命短,接觸不良直接影響設備的可靠性;三是維護不便,由于線路復雜,且有些繼電器在市場上很難買到,給維修帶來不便,影響生產。因此,對其進行改造勢在必行。
根據工藝要求,在不改變原來機械結構和動作順序的基礎上,用可編程控制器代替原來控制柜中的繼電器,其主要問題是可編程控制器的選用。
根據控制要求和各部分的動作情況確定可編程控制器的輸入、輸出信號點數,從而確定其機型。由設備的動作要求可知,精梳機道夫傳動及喂棉棍同步進行并不需要經常連續工作,而是一種簡單的轉速給定變換。
從降低電氣控制系統成本的角度來說,可采用輸出模塊的繼電器接點在外部實現,省去模/數和數/模轉換塊。這樣,可編程控制器只需配置開關量輸入/輸出模塊,輸入信號來自操作板上的按鈕開關、故障檢測開關、門限開關等;輸出信號來自控制板上的指示燈、速度轉換切點、故障代碼傳遞等。
另外,由于可編程控制器采用軟件控制,可以用通用型變頻器和普通Y系列電機代替原雙速子母電機。在主電路圖上,可編程控制器的3L+和Q1.1接變頻器的DCM和FWD,控制正轉運行端子;Q0.7接變頻器的多功能輸入端子M11,控制低速和點動;Q1.0接變頻器的多功能輸入端子M12,控制電機的高速;原來的機械制動改成變頻器進行停機直流制動。
改進設計后,機器的性能得到明顯改善。首先是啟動平穩,避免了沖擊,提高了可靠性。一般可編程控制器的抗干擾能力可達1000V、1US的脈沖的沖擊,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可達5萬~10萬小時。
第二是降低了能耗。由于雙子母電機結構復雜,長時間使用后電氣性能下降,耗電量很大。改造后,實際運行電流和功率大大降低,可達30%~40%。
第三是提高安了全性,維護簡單、方便。由于變頻器對電機的多重保護(過電流保護、過載保護、過壓保護等)作用,當外界運行條件改變、負載發生變化或變頻器內部發生故障時,可避免電機損壞。復雜的布線被可編程控制器中的程序所代替,運行費用和維修費減少,工作穩定,故障率低,可以達到節能降耗、提高效率的目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